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巡視員趙鵬高28日透露,環保部正在考慮把PM2.5列入約束性指標。他還表示,相信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力度會進一步加大,環保產業的發展空間將更大,市場規模也將更大。
在第六屆中國環境產業大會會議期間,不少環保領域專家紛紛表示,隨著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政策的不斷完善,環保領域投入也會進一步加大,未來的高投入將讓環保產業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污染如此嚴重,不治理老百姓不答應,老天也不容。”趙鵬高說。“十二五”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條件已具備,國家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創造了史無前例的良好條件。在國務院層面,近些年發布了一系列規劃,規劃中都跟著一大批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實實在在的環保產業。
按照2011年發布的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領域的投資總需求為3.4萬億,比“十一五”確定的投資總額增加了一倍以上。但實際上,據預測“十二五”環保領域最終的投資規模可能將超5萬億,遠超過3.4萬億的目標。
清華大學環境管理與政策研究所所長常杪說,我國“十三五”期間的環保投資規模目標可能在5萬億以上。“未來十年二十年的高投入將使環保產業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趙鵬高還在會上表示,據其了解,環保部正在考慮把PM2.5列入約束性指標。事實上,今年兩會期間,關于將PM2.5納入約束指標的討論聲已經多了起來。
今年兩會期間,民建中央《關于加強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提案中也提到,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緩,建議通過多種措施改善空氣質量,包括逐步將PM2.5排放總量納入國家約束性指標。
但也有專家說,將PM2.5納入約束性指標的愿景是好的,但短期來看,可能還很難實現。根據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的經驗,這需要接近20年。按照我國的情況,如果現在把PM2.5列入約束性指標,基本上沒有地區可以完成,但前期需要做些準備,不要急切但要有效果地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