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周三(5月4日)企穩,此前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因擔憂經濟增長放緩,且中東地區產量增加將加劇全球供應過剩局面。
盡管全球經濟表現不濟,但多數分析師預計油市將在今年下半年企穩。
惠譽(Fitch)旗下研究機構BMI Research周二(5月3日)在報告中稱,由于需求持續強勁增加,加上美國和其他非OPEC國家產量的下滑,未來3-6個月油價可能上漲。
該機構認為,油價之后可能會升至每桶50美元上方,并在2016年底前交投在每桶50-60美元之間。
此外,巴克萊銀行(Barclays)周三(5月4日)在報告中稱,鑒于閑置產能下降,伊拉克及委內瑞拉供應中斷風險上升以及非美產油國供應下滑等因素,意味著第四季油價平均水平會高于之前預期。
產量方面,美國原油產量已經自去年夏季創出的紀錄高位的960萬桶/日下滑,目前僅為890萬桶/日。交易商表示,該水平有助于油價脫離今年初觸及的10年低位每桶30美元下方。
不過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126.5萬桶,至5.397億桶,分析師此前預計為增加170萬桶。
API數據顯示,上周美國汽油庫存減少117.7萬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內的餾分油庫存減少260.2萬桶。
晚間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將公布周度庫存報告。
北京時間17點20分,布倫特原油期貨報45.02美元/桶;美國原油期貨報43.6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