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沒有發展頁巖氣,新能源發展是否會快一些?事實表明,頁巖氣開發影響的不是新能源,而是憑借其低廉的氣價對煤炭形成了有力競爭。
美國煤炭發電量占比在2002至2007年間一直維持在50%左右,頁巖氣大規模發展后,煤炭發電量2012年降至37.4%,而天然氣發電量則從2007年的 21.6%上升至2012年30.3%。
美國頁巖氣開發是否會對新能源發展形成擠壓?相關數據顯示,2001年—2013年間,美國新能源年均增長率為11%,在頁巖氣爆發增長的2007年后,即2007年—2013年間,美國新能源年均增長率高達15.5%。數據能夠說明問題。
頁巖氣基地
節能、發展新能源和提高國內油氣產量是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的三個主要手段。一方面,通過節能推動能源和石油消費增長趨緩;另一方面,通過發展新能源和開采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提高能源自給能力。
新能源與頁巖氣之間更多可能還是“互補”關系。新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發電,但由于其資源特點,發電穩定性較差,需要配備調峰電源—天然氣發電機組啟動迅速、機動靈活。天然氣與風電、光伏發電相配合,也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種有效便捷方式。它們組成的發電系統既能減少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又具備足夠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未來美國新能源會繼續壯大。但整體而言,新能源發電脫離補貼還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包括電網成本,這個時間會更長。
過去幾年間,新能源發電的度電成本的確發生了巨大變化,在美國部分地區光伏項目已能平價上網,而未來新能源依然存在很大的成本下降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