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證券報近期對15家期貨公司研發部門負責人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機構對于宏觀經濟的擔憂有所增加,整體上與三季度類似持偏謹慎的觀點,但較上一季度更為悲觀。宏觀經濟形勢整體偏弱,六成機構預期物價和工業品價格指數將出現平穩回落。在匯率方面,看多美元資產。
在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商品需求疲弱難改,整體景氣度仍不樂觀。但否極泰來,機構對四季度商品的景氣度判斷卻有所回暖,接近半數機構對四季度大宗商品整體景氣狀況持中性判斷。部分機構認為大宗商品進一步向下調整空間有限,絕對價格已偏低,且部分商品價格已出現企穩跡象。
展望四季度投資機會,大多數機構維持與三季度相同的判斷,傾向于在整體大宗商品偏弱的背景下,根據產業鏈基本面進行“強弱”組合。具體來看,貴金屬或出現階段性反彈,農產品整體偏強,黃金和白糖的看漲預期最高,當選為最為看多的品種,而黑色系商品延續三個季度成為最大的空頭商品,能源化工類商品總體震蕩。
參與調查的期貨公司:
永安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申銀萬國期貨、新湖期貨、光大期貨、中信期貨、格林大華期貨、倍特期貨、上海中期期貨、華鑫期貨、混沌天成期貨、方正中期期貨、東證期貨、寶城期貨
(排名不分先后)
宏觀經濟信心趨弱
1、經濟下行憂慮未消除
四季度,市場對于宏觀經濟的預期較前兩季度進一步下滑,接近半數機構對四季度宏觀經濟持偏冷的態度,擔憂持續加重。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有47%的機構認為,四季度我國經濟形勢“走弱”,較三季度增加了20%;有40%的機構認為將“走平”,相比三季度減少了13%;僅有13%的機構認為將“走好”。不過,整體仍好于今年一季度。
2、積極寬松政策有望加碼
“穩增長”政策將持續加碼,機構對于積極宏觀政策的信心基本維持不變。調查結果顯示,八成機構預期四季度宏觀政策狀況仍偏向積極,兩成機構判斷“保持原狀”。這一調查結果與上一季度完全一致。
絕大多數機構認為寬松政策的基調不變,四季度流動性依然偏寬松。調查結果顯示,占比73%的機構認為四季度流動性“偏向充裕”;有27%的機構認為市場流動性“基本不變”。與上一季度的調查結果類似。沒有一家機構認為會“偏向收緊”。
3、通脹預期有所回落
四季度通縮壓力較三季度有所增加。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半數的機構判斷四季度國內物價指數將“平穩回升”,占比47%,這一比例與上一季度完全一致;有27%的機構認為CPI指數會“基本不變”,比上一季度減少了27%;有27%的機構認為會“平穩回落”,比上一季度增加了20%。
相比物價指數,大部分機構預期工業品價格在四季度整體仍將呈現負增長。調查結果顯示,六成機構認為四季度PPI指數將“平穩回落”,相比三季度增加了47%,比例較二季度的調查結果也有所增加,但仍小于今年一季度。各占20%的機構認為四季度PPI指數將“基本不變”或“平穩回升”。
4、降息降準預期仍強
四季度寬松貨幣政策或延續。盡管央行在8月末啟動雙降,這已是央行年內第5次降息,但在多數機構看來,四季度降息或降準的預期仍較強。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超過九成的機構認為年內仍有降息或者降準的可能,占比為93%;僅7%的機構認為,年內不會出現再一次的降息或者降準。
調查結果還顯示,有67%的機構認為,年內最多還有一次降息或者降準。有27%的機構認為,降息或降準的次數或達2次。
大宗商品市場中性偏悲觀
1、國內宏觀經濟影響增大
國內宏觀經濟在四季度對大宗商品的主導力更強。調查結果顯示,有23%的機構認為“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對四季度商品市場波動影響最大。各有19%的機構認為,“美聯儲貨幣政策”和“商品基本面”對商品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有11%的機構認為“全球匯市波動”的影響較大。各有9%的機構認為, “全球宏觀經濟的影響”和“股市等其他市場”對四季度商品市場波動影響較大。另外,有2家機構特別指出,“企業去債務等黑天鵝事件的爆發”或影響到四季度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波動。
2、商品景氣度有所好轉
9月以來,大宗商品整體呈現下行走勢。在宏觀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四季度機構對大宗商品市場整體仍不樂觀,但相比三季度并不那么悲觀。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機構認為四季度大宗商品景氣狀況“一般”,這一比例較上一季度增加了27%;有33%的機構認為四季度商品景氣狀況“較差”,比例較上一季度減少了約四成。有13%的機構認為四季度大宗商品景氣狀況“較好”,比例也較上一季度有小幅增加。只有7%的機構認為四季度商品景氣度“很差”。
對四季度商品景氣度抱悲觀態度的機構認為,需求乏力,且尚未出現可以匹敵中國的需求,但是供給偏多。另外,經濟持續下滑,實體經濟表現仍需等待,新興經濟體整體復蘇乏力,是令大宗商品疲軟的最重要的原因。
傾向于整體均衡觀點的機構則認為,大宗商品的向下跌幅有限,絕對價格已相對偏低。工業品產能削減明顯,原油價格出現企穩跡象。農產品多處于低位,春節消費旺季將至。因此上下兩難。另外,中國政策有穩增長的需要,全球各經濟體以寬松為主,這些對大宗商品而言都將是利好因素。
3、商品需求小幅回暖
“十三五”規劃等政策措施有望漸漸出臺,四季度政策發力,大部分機構認為在政策刺激下,商品需求改善效果不大。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機構認為政策利好有望發酵,推動大宗商品需求“小幅回暖”;有40%的機構認為政策難以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需求“基本不變”。
調查結果顯示,在商品價格方面,有40%的機構判斷四季度商品價格將“小幅回落”,有27%的機構判斷基本不變,有27%的機構判斷“溫和上漲”;另有7%的機構判斷“大幅回落”。
4、 政策效果謹慎期待
“十三五”規劃出臺漸行漸近,各行業、各區域規劃有望成為下半年的投資熱點。調查結果顯示,就宏觀經濟而言,機構對于改革的期待側重在轉型層面,集中在環保、新興產業和農業等行業偏多。在多數機構看來,淘汰落后產能和去杠桿問題如何落實是關注的焦點。另外,“一帶一路”等對外投資和基礎建設類的也是機構所期待的方面。“城鎮化將是中國未來擴大投資、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正在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或將對未來的對外投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對金融改革的規劃展望,機構普遍期待利率、匯率的市場化改革進程、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市場對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能夠在商品市場上全面落實。
不過,對于政策能否在大宗商品市場發酵,機構普遍持謹慎的態度。調查結果顯示,接近半數機構對于政策相關受益行業并沒有過多的期待,占比達47%。在多數機構看來,政策落實存在一定難度,政策效果尚難判斷。有27%的機構認為,農業或將受益。各占13%的機構認為,金屬行業和鋼鐵行業有望受益。
基于上述的判斷,六成機構認為大宗商品投資機會較少,效果難以體現。有機構表示,規劃側重于經濟結構轉型,效果有待觀察。各有13%的機構認為,在政策規劃預期下,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具備一定的投資機會。另外,各有7%的機構認為糧食和軟商品具備投資機會。
“對于商品市場而言,如果不加快改革,不實施產能出清,那么很多規劃帶來的效果都難以預估。”有機構表示。
美聯儲推遲加息對商品市場影響有限
1、美元指數偏強勢
美聯儲推遲加息的決議令美元價格出現走弱。不過,大多數機構認為美元指數四季度偏強的基礎并沒有動搖。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一半機構依然看漲美元指數,占比47%,比例較前一季度小幅下降6%。有20%的機構認為四季度美元將“下跌”,比例較前一季度增加7%。有33%的機構判斷四季度美元指數將 “橫盤”波動,該項比例與前一季度持平。
2、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增加
盡管多數機構判斷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將維持穩定,但預期人民幣仍有貶值空間的機構還是較三季度調查有所增加。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有53%的機構認為四季度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穩定”;有47%的機構認為四季度人民幣或進一步“貶值”,這一比例較上一季度增加了14%,沒有機構認為人民幣會出現升值。
3、美聯儲推遲加息長期影響不大
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機構認為美聯儲將推遲加息,對大宗商品市場“短期影響劇烈,長期影響不大”;有40%的機構認為,“短期和長期的影響均有限”;13%的機構認為,“短期影響有限,長期影響較大”。
美聯儲推遲加息,并不意味著將給商品市場注入新的動力或迎來春天。調查結果顯示,有九成以上機構持此觀點,占比93%,僅一家機構認為美聯儲的決議將逆轉大宗商品市場。多數機構認為,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仍然存在,加息進程不會逆轉,只是時間推遲,再度量化寬松的幾率幾乎沒有,而大宗商品的供需矛盾仍然極其突出。
4、年內加息預期更高
美聯儲在9月中旬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令市場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不過,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機構認為美聯儲加息預期并未消退,年內加息的可能性仍較高。調查結果顯示,有53%的機構認為美聯儲加息或推遲到四季度,會在年內加息。有27%的機構認為不會在年內加息。有20%的機構認為難以判斷。
商品配置組合:多貴金屬和農產品,空黑色
在整個大宗商品不景氣的背景下,四季度大宗商品仍然根據產業鏈及品種自身基本面進行強弱組合。有機構表示,無論是能化、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還是農產品,整體配置偏空,以逢高沽空為主,個別品種基本面相對較優,走勢以震蕩為主,比如黃金、銅、棕櫚油等。
整體來看,貴金屬和農產品偏強,黑色商品偏弱。“拋空黑色金屬,前半段參與國際原油、黃金等與美元走勢高度負相關品種的反彈行情”,有機構表示。
原油止跌企穩,化工品總體震蕩
美元的走弱以及美國頁巖油供應放緩的跡象,促使原油價格近期出現反彈,多數機構預期四季度原油價格或將企穩。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機構認為“原油價格止跌企穩,將以震蕩走勢為主”;有27%的機構認為“原油價格或再創新低,大宗商品整體承壓”;有7%的機構認為“原油價格成功探底,后市將趨于上行”。
調查結果顯示,有14%的機構看空能源化工類商品。同時,有11%的機構看多能源化工類商品。總體來看,原油短期內將震蕩下行,不大可能跌到前期低點,下探后將以震蕩為主。從具體品種來看,總體震蕩,PTA偏強,塑料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