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陶氏化學、杜邦突然宣布要合并。一切順利的話,新的“陶氏杜邦”公司將派生出3家完全獨立的上市子企業,分別專注于農業、材料科學和特種產品。這也意味著,目前的陶氏、杜邦兩大公司所有業務板塊將做重新組合。
陶氏杜邦“聯姻”或將掀起企業整合之風
據陶氏化學預測,此舉為雙方帶來的成本協同效益有望達到30億美元,預計將創造約300億美元的市場價值,還有望實現約10億美元的增長協同效應。
一位業內資深化工人士對記者說,從上述板塊中不難發現:“新杜邦”的核心業務將是農業;“新陶氏”則把重點放在了以大宗貿易、石油為基礎的能源化工領域;特種產品這家子公司中所納入的業務都很不錯,陶氏和杜邦的這些板塊已處于各自細分市場的前列,屬于高增長及高利潤的產業線。
而據摩根士丹利預計,合并后的公司出售的殺蟲劑將占全球17%,并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農作物化學劑供應商,同時將占有41%的美國玉米種子市場以及38%的大豆市場。
除了農產品,雙方公司也有其他部門,例如電影制作、涂料、包裝技術和用于食品、醫藥、工業和汽車行業的其他材料。最近,這兩家公司希望改造自己的業務以擺脫低利潤壓力,通過由石油和石化做成的專業產品來提高利潤率。
實際上,杜邦公司已經放棄了油漆和涂料業務,甚至包括其發明的聚四氟乙烯不粘鍋涂層材料。與此同時,陶氏化學放棄出售一些材料,如用途廣泛的氯和環氧樹脂。
未來,兩家公司合并后首先是需要回應股東訴求,實現與投資者期待相符的業績。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兩家公司業務表現平平,兩家公司投資者都出現了優化組合、專注快速發展業務的呼聲。
杜邦方面回應記者采訪時表示,拆分后的3家公司將在各自市場中處于領導地位,它們將能夠更有效地分配資本、更高效地運用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將其高附加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延伸至全球更多客戶。
不過,杜邦和陶氏聯合能否起到強強聯合的效果,市場有不同看法。兩家公司宣布合并后,投資者的反應冷淡,股價走跌,陶氏化學和杜邦股價分別下跌2.8%和5.5%。
《福布斯》評論認為,業務合并重組是短視行為,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利潤率,給投資者帶來收益,但是長遠看將可能會削減兩家公司的研發投資,威脅其創新能力。財務投資者做出的決策對員工、供應商、客戶和社區而言往往不是最優選擇,因此重組后,杜邦和陶氏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小,創新能力變得更弱,而不是更強了。
“這兩家化學巨頭的合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老牌美國企業已無法通過內生性增長來滿足他們的要求。”該評論人士認為。
從最新一個季度的情況看,兩家企業的業績的確在下滑。杜邦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下降17%至48.7億美元;陶氏化學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也顯示,公司銷售額為120.3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4%。
行業或將迎來更多新的并購,全球種業和農作物化學品行業的格局也將發生變化。
這兩家企業都是百年企業,此次“聯姻”可以說是強強聯手,這或將預示著劃時代的到來。合并后陶氏杜邦公司市值將有望超過1200億美元,將成為化工業全球第一。而這也將成為全球化工行業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