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周三亞洲盤初小幅上漲,因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料下降。市場供應過剩,使得油價自2014年6月以來暴跌逾一半。美國石油協會(API)報告稱,美國上周原油庫存下降370萬桶,庫欣庫存減少近50萬桶。
截至北京時間08:51,美國原油期貨報每桶46.56美元,較上日結算價漲0.20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漲0.11美元至每桶49.19美元。
但交易商表示,亞洲交易時段可能會累積一些下行壓力。
“石油跟其他商品一樣,都面臨供應過剩的情況。多數人認為,市場上每天有超過250萬桶的原油供應是多余的,”一名交易商表示。
壓力的累積也可能來自其他大宗商品,由于中國經濟放緩,商品價格業已大跌。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標期銅收跌3.6%,報每噸5,080美元,為7月7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指標期煤收報每噸50美元,創下2003年以來最低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周二表示,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加劇,疲弱的前景將令達成全球發展目標較以往更加困難。
拉加德稱,她希望全球領導人在9月25-27日的紐約峰會上,能夠釆納聯合國為未來15年制定的可持續發展日程。IMF將在10月發布最新的經濟預估,其在7月時預計全球經濟今明兩年增長率分別為3.3%和3.8%。
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周三觸及將近三周高點,日圓則守住隔夜市場錄得的較大漲幅,因有關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揮之不散,打擊風險信心。
美元指數漲至96.471,為9月4日以來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