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鈦白粉市場頻傳利好,國內外鈦白粉企業一起發力,鈦白粉市場難道將迎來第四次提價潮?
鈦白粉市場第四次提價潮需理性對待
國內企業中山東東佳決定3月31日開始,金紅石型鈦白粉每噸上漲500元/噸,出口價格上漲80美元/噸;廣西藍星大化宣布自4月1日起,銳鈦型鈦白粉產品上調300元/噸,出口價格上漲50美元/噸,金紅石粗品上調500元/噸;國外企業中日本石原(ISK)宣布從 2016年4月1日期,對亞太區金紅石型鈦白粉銷售價格上調150美元/噸;科斯特(Cristal Global)宣布上調全球鈦白粉價格,除北美地區均提價近200美元/噸,其中出口中國價格為1300元/噸。
從歷史看,每一次的提價潮都是由鈦白粉龍頭企業四川龍蟒的提價帶領下產生的。那么現在四川龍蟒在做什么呢?原來,在3月24日全國鈦白粉行業年會結束當天,四川龍蟒就宣布“封單”,業內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封單”是漲價的前兆。看來,鈦白粉龍企也已經準備漲價。
修復價格被低估往往是漲價的動力,目前金紅石型鈦白粉價格在9800-10800元/噸左右,年內看已經處在高位,但是同去年比仍是低位。除去行業內領先企業,鈦白粉綜合成本約在10000元/噸,所以金紅石型鈦白粉價格不是很高。
盡管價格體現著產品的價值,但是往往市場供需情況影響價格走勢。3月份是鈦白粉的傳統銷售旺季,據了解,內銷的部分品牌貨源偏緊,國內主流企業的出口量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國內鈦白粉行業整體開工率在60.16%水平,整體行業開工負荷不高,庫存處于低位,漲價難度不大。
政策導向會直接影響市場價格,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中國鈦白粉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淵德表示,未來將推動鈦白粉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行“三去一降一補”,加快鈦白粉行業整合步伐。行業前十名企業產能集中度較“十二五”期間提升20%,氯化法產品占比達20%,平均能耗、水耗和排放較“十二五”期間降低 20%。
從價值、市場、政策導向以及龍企態度四個角度看,市場漲價潮屬于大概率事件,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加入到漲價的大軍中。但是市場是動態的,目前下游客戶對漲價“不買賬”的情緒越發嚴重,如果市場預期沒有達到,那么漲停潮或變成泡沫。謹慎樂觀將是鈦白粉行業應該持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