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南再生資源公司的這一塑料逆轉工程技術取得了突破式進展,引起了國內眾多知名專家的高度關注,被一致認為中國能源界的一大技術突破。目前該項目計劃批量生產上市,備受社會矚目。
塑料逆轉工程技術廢塑料逆轉利用率達六成
“垃圾圍城”如今已經成為困擾國內眾多城市的老大難題。在此背景下,近年來諸多企業嘗試以逆轉工程處理垃圾,實現變廢為寶。但由于實施過程中容易產生二次污染,成效并不顯著。
近日,沙溪的華南再生資源(中山)有限公司在塑料逆轉工程上取得突破式成就。該項目在清潔生產條件中完成整個塑料逆轉工程,產出可以儲存的標準國III柴油、清潔可燃氣體和低硫高熱值清潔燃煤這三大重要能源,再利用率高。且整個過程能夠杜絕二次污染。
記者在該公司的廠區觀看了整個提煉過程:不可降解泡沫塑料飯盒、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廢舊塑料,不需清洗分揀,即自動推送進熱裂解爐,然后加入造氣劑和裂解除催化劑。廢舊塑料在高溫的反應釜中熱裂解和催化裂解,再經過一系列設施處理后生成汽體柴油和汽油的混合物。整個過程要經過32小時30多道工序。
廢舊塑料再生燃油的過程中,不產生有毒氣體和三廢物質。殘余下的固體物經處理成為再生煤,沒有二次污染。同時大大提高了傳統塑料的回收利用率。
“一噸廢塑料除去水分,能提煉30%的油品,另外的固廢物做成再生煤,整體利用率達到60%。整個工程設施都是我們自行研發的,包括了6個發明專利和14個實用新型專利,在國內屬于首創。”華南公司總經理李國聲介紹稱,該公司再生的柴油,經檢驗機構檢測,產品質量達到國標Ⅲ車用柴油標準。
既可解決“垃圾圍城”變廢為寶,又可產生幾大重要能源,當中還嚴格杜絕了二次污染,華南再生資源公司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在5月12日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主辦、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推廣中心承辦的“廢舊塑料轉化為可利用能源學術交流研討會”上,得到眾多國家級專家的充分肯定。
事實上,華南再生資源公司在循環經濟上所取得的成就,僅是近年來沙溪以項目招商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舉措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2011年包括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市重點項目、328招商項目、央企合作項目、民企招商項目、沙溪鎮企業與世界500強和大型外資企業合作等項目在內,沙溪全年實現的招商項目共計20個,計劃投資總額累計達到143億元,涉及風力發電、能源等新興產業,有力地推動沙溪鎮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在今年“3·28”招商中,沙溪招商金額較大的一個項目同樣為循環利用項目,即餐廚回收再處理項目,投資總額達6000萬美元。它既屬于中山的新興產業,也是政府的鼓勵類項目。
沙溪鎮黨委書記胡永康表示,沙溪今年計劃重新出臺《沙溪鎮招商引資優惠及獎勵辦法》,進一步鼓勵客商到沙溪投資創業。在調整招商重點方面,沙溪將突出招引創新鏈前端、價值鏈兩端和產業鏈高端的項目。確定重點培育對象,確立以風電項目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太陽能照明燈具制造業、新材料制造業、現代中藥制造業、醫療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
此外,沙溪將促進永磁懸浮垂直軸4KW風力發電機生產項目年內投產,積極吸引一批上下游企業跟進配套,構建、完善、強化、延伸新興產業鏈條,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配套銜接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