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過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在這半年時間內,我國塑料行業整體行情略顯艱難,撇開行業本身經濟困境不說,外來壓力亦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額的反傾銷稅率,不僅影響了中國的貿易形象,而且對于企業的發展也相當不利。在經歷了幾次反傾銷事件之后,中國塑料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反傾銷政策,如何突破重重阻力重振旗鼓呢?
中國塑料企業如何突破反傾銷阻力重振旗鼓
第一,企業應熟悉WTO的貿易規則。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世界貿易體系中,WTO的貿易規則就像是一個關于貿易國進出口的行為規范。對于進口國而言,進口產品低廉的價格必然對國內生產廠家產生巨大的沖擊,影響本土產業的正常生產、銷售、采買等,出于對本國產業的保護,一些國家就會實行貿易保護政策,以期保護本國產業正常運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必然是首當其沖。2015年塑料制品出口量累計高達973萬噸,同比增加2.3%,塑料制品出口額占2015年我國總出口額的6.88%。同時,塑料制品企業這幾年的反傾銷案件呈上升趨勢,因此,在對于出口是的行為,企業應首先熟悉并積極采用WTO的貿易規則,出口產品質量要求等合乎規則。
第二,企業應以積極地心態面對反傾銷案件。貿易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條件下,原來越多的中國制造走出國門,國內大中小型貿易公司也是鱗次櫛比,如此之多的貿易公司必然有非常多的貿易行為產生,那么就有可能遭遇導致反傾銷案件。對于塑料出口企業而言,一旦發生反傾銷案件,應如何正確應對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歷來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中,中國企業多呈弱勢局面,被迫接受超高的稅率或者是高額的罰款。在世紀之初,對于中國加入WTO,開始是一片歡騰,然后有人就提出加入WTO對我國而言有利有弊,貿易全球化的條件下,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所以,我們應該正視其帶來的利弊。在遭遇反傾銷案件時,我們應該以積極正確的心態去面對,運用規則去保護自己的權益,切莫產生消極心態,努力把上海降到最低。
反傾銷案件只是貿易保護主義下的手段,是任何進出口企業都有可能遭遇到的問題。從2016年上半年來看,塑料制品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不得不讓人提高警惕,必要的時候應積極運用WTO的規則手段維護自己企業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并努力在貿易全球化的浪潮中爭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