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是將各種形狀的塑料(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體)制成所需形狀的制品或坯體的過程。它是一切塑料制成型材必不可少的生產過程。塑料成型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擠出、注射、壓延、模壓、中空、熱成型等。
1.擠出成型
擠出成型又稱擠壓成型或擠出模塑。它是通過塑料原料在擠出機中加熱、加壓呈流動狀態,連續通過口模成型的方法。擠出成型在塑料的加工工業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最早的成型方法之一,其制品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3以上。擠出成型可加工絕大多數熱塑性塑料和少數熱固性塑料,其加工所得制品主要有薄膜、板(片)材、管、捧、絲、網、電線電線被覆以及異型材等。配以其他設備,也可生產中空容器、復合材料等。它的主要特點是可以連續化生產,生產效率高,產品的質量均勻;生產操作簡單,工藝控制容易,可一機多用。
2.注射成型
注射成型又稱注射模塑。它是將粒狀或粉狀的塑料原料從注射機的料斗送進加熱的料簡,經加熱熔化呈流動狀態后,由柱塞或螺稈的推動而通過料簡瑞部的噴嘴井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充滿塑模的熔料在受壓的情況下,經冷卻、固化后即可保持模具型腔所賦予的形狀,從而得到制品。注射成型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適用于全部熱塑性塑料和部分熱固性塑料,其制品約?b塑料制品總量的20%—30%。用途已從民用擴大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井將逐步代替傳統的金屬和非金屑材料的制品,這些制品主要是各種工業配件、儀器儀表的零件和殼體等。注射成型的主要持點是生產周期短,生產效率高;成型制品的形狀由簡到繁、尺寸由小到大,尺寸精確;可實現生產自動化、高速化,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
3.壓延成型
壓延成型是熱塑性塑料主要成型方法之一,與擠出成型、注射成型一起,合稱為熱塑性塑料的三大成型方法。壓延成型是將熔融塑化的熱塑性塑料置于做相向旋轉的加熱輥筒間擠壓、剪切延展成一定厚度、一定寬度和粗糙度的膜狀、片狀物料,經冷卻即可成膜狀、片狀制品。也可附以一定的基材,制得人造革、塑料墻壁紙等產品。適用于壓延成型的熱塑性塑料有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abs、聚乙烯醇等,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聚氯乙烯。壓延成型具有加工能力大,生產速度快,產品質量好,連續化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但其設備龐大,生產流程長,一次性投資高,維修復雜,制品寬度受輥簡長度限制,因此在連續板(片)材的生產方面不如擠出法發展的速度快。
4.壓制成型
壓制成型包括壓縮模塑(模壓)和層合(即層壓)兩種,模壓成型是將粉狀、粒狀或纖維狀物料故人成型溫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閉模加壓,而使其成型并固化的方法。可用于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但主要用于熱固性塑料。層壓成型主要用于生產扳材,可用于熱固性塑料(一般加入纖維狀填料),也可用于熱塑性塑料。模壓成型的設備和模具結構簡單、制造費用低、精度要求低;壓機占地面積小、可馬上投產,且收益顯著;成型壓力低、原料損耗小;纖維狀填料的定向性小,受塑料種類和填料種類影響少,是制備高強度制件的有效方法。但該法生產效率低,制品精度低,勞動強度大,大部為手工操作等。故模壓成型隨著其他成型方法的發展和普及而逐步減少,但就其優缺點的綜合分析來看,模壓成型仍同一種不可缺少的成型方法。
5.中空吹塑
中空吹塑是將擠出或注射成型所得的半熔融態管坯(型坯)置于各種形狀的模具中,管坯中通人壓縮空氣將其吹脹,使之緊貼于模腔壁上,再經冷卻脫模得到中空制品。這種成型方法可以生產口徑不同、容量不同的瓶、壺、桶等各種包裝容器,B常用品和兒童玩具等。用于中空吹塑的塑料品種有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線性聚酯、聚碳酸酯等。
6.熱成型
熱成型是利用熱塑性塑料板、板(片)材作為原料來制造塑料制品的一種方法。成型時,先將扳(片)材,固定于夾框上,并將其加熱到一定溫度,而后憑借施加的壓力使其貼近棋具型面,因而取得與型面相仿的形樣。成型后的板(片)材冷卻后,即可從展具上取下,經適當修整即得制品。適應于熱成型的塑料品種很多,如各種類型的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有機玻璃、聚丙烯、聚乙烯、聚碳酸65等。
塑料制品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已廣泛用于工業、農業、食品、醫藥、電子等各個領域,尤其在包裝行業得到更為迅速的發展。熱成型工藝簡單、設備投資少,模具制造方便。但制品結構不宜太復雜,且壁厚均勻度較差,邊角廢料多等。雖然如此,熱成型仍屑報有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成型方法,其產品花色品種變化之挾,哪種方法均不可與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