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例任重道遠。但隨著我國發展動能轉換,能源需求增速放緩,結構調整獲得了難得的良機,調整將呈現加速趨勢。日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出臺為結構調整保駕護航。在此前后,已有多個省份出臺了地方“十三五”規劃。
地方“十三五”規劃出臺為清潔能源保駕護航
截至統稿,已有北京、上海、山西、陜西、四川、浙江、江蘇、天津等20個省份公布“十三五”規劃全文。地方發展形勢不同,能源規劃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記者梳理了20個省份的能源脈絡,為您呈現不同地區“十三五”期間的能源發展格局。
地方“十三五”規劃雖然較宏觀,但普遍都對能源未來五年發展作出約束性或預期性規劃。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是一致的目標。清潔化成為普遍追求的方向。
在能源結構方面,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和可再生能源占電力總裝機比例是多數省份都提及的兩個發展指標。其中,前者是約束性的、必須實現的指標。
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我國自主貢獻,我國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15%。國家層面的“十三五”規劃重申了這一目標。五年需累計增長3%。
從各省情況看,北京、甘肅等省的預期較為樂觀。到2020年,北京將建成以電力和天然氣為主體、地熱能和太陽能等為補充的清潔能源體系,優質能源消費比重力爭提至90%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比重將達8%。甘肅目前非化石能源占比為19.1%,未來五年將繼續完成國家分解任務。
江蘇、江西、寧夏等省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標略低于15%。江蘇當前比例為8.5%左右,2020年將達到10%左右。寧夏到2020 年也將達到10%。而江西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提至11%。同時,我們看到,遼寧、山東等省預期目標與15%相距更遠。
另外,青海、山西、上海等地雖未明確規劃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但在追求能源清潔化方面也提出了相應規劃。青海明確要提高綠色能源在用能結構中的比重。山西提出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至73%。上海則明確增加天然氣供給能力,到2020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