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大眾汽車集團需要把企業從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變成一個全新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大眾汽車集團積極完成汽車制造企業轉變
當下的世界汽車工業,既有來自節能環保法規的影響,也有移動互聯和智能化的沖擊,更有用戶消費需求的驟變﹍﹍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德國大眾汽車集團CEO及管理董事會主席穆倫(Matthias Müller),談了對目前汽車產業的看法,以及大眾汽車集團將如何應對。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企業——大眾集團的掌門人,穆倫的觀點和做法值得轉型中的中國汽車企業學習和借鑒。
穆倫認為,汽車工業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對于大眾汽車集團而言,“我們需要把企業從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變成一個全新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當然,在我們要解決如何做的問題之前,我們要搞清楚為什么要這樣做”。
為此,穆倫強調了三點:“第一,我們的車需要更加舒適;第二,我們的車需要更加安全;第三,我們的車需要更加環保”。
他說,當然,汽車產業的變化不僅僅只是電動車,也包括全新的服務模式,全新的互聯網智能化等新的趨勢。面對未來的趨勢和變化,大眾汽車也非常開放,希望能與更多的、不同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比如上周,大眾汽車剛剛以3億美元參股一家新型的移動服務商企業——Gett。
那么,從一個傳統的汽車制造商轉變成一個移動出行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這一轉變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呢?
穆倫談到,這個發展應該是并重的。我相信,在今后10-20年,我們仍然要聚焦于汽車業務。但是,為了更好地“用兩條腿”走向未來,我們需要同時發展全新的移動出行方案的服務。因為我們要越來越注意到這樣一個趨勢,就是新的年輕一代越來越熱衷于所謂“分享經濟”。
其中一個特點,穆倫對記者解釋:就是很多年輕人希望有個性化、個人化的方便出行解決方式;同時,又不希望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自己買一輛車。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給他們提供所謂的“在線移動”解決方案。這是我們在今后10年、20年所必須注意到的新趨勢,并且要為之做努力的方向,但是無論怎么樣,我們原則上是不能離開安全、環保和舒適這些原則的。
穆倫強調,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趨勢,大眾汽車不能被動迎合,而是要主動參與,我們要積極提供自己的創新方案,能夠主動的為客戶提供更適應他們需求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