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量子膜的舒熱佳薄膜公司,隸屬世界500強圣戈班集團,擁有多項世界領先窗膜專利技術,也是全球7家被國際窗膜協會認可推薦的汽車膜生產廠家之一、更是全球僅有的3家具備磁控濺射窗膜生產能力的廠商之一。廠家為我們介紹了購買汽車膜5大常見誤區。
誤區1:冒牌貼牌充正牌
市面的品牌膜假貨很多,面對這種情況,車主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等手段,查詢商家提供的注冊商標、產地、生產廠家及原廠網址等資料是否真實、有效和合法,若這些基本的商品資料都不清晰、明確,則有可能為貼牌或“三無”產品。
汽車膜生產廠家為你介紹5大購膜誤區
誤區2:用手段在樣板上做手腳
在汽車膜的測試過程中,不要輕信商家樣板,其中包括:虛報透光率、隔熱率和隔紫外線率等數據。消費者不應一味只看隔熱參數,若沒有很公正的測試儀測試的情況下,就只有相信自己的感覺了。若能取不同品牌的樣板放一起對比,貼膜質量好與壞一比便有了答案。
誤區3:偷梁換柱蒙騙消費者
車主們注意商家的“當場測試”啦。一般商家會使用一個品質尚可的樣板汽車膜當場測試,但貼在顧客車上的卻是另外的產品。貼膜過程盡可能全程監督,并索要小塊樣板驗貨,貼完膜后,要求商家在車上再測試一遍,用與測試樣板時一樣的燈具。商家采用的樣板僅作參考,不可全信,當無法辨別樣板真偽時,就讓商家直接把樣板貼在同一輛車上,用同樣的燈具照射,比試這兩種膜,好壞便知。
誤區4:商家把“吸熱膜”當作“隔熱膜”
學會區分汽車吸熱膜和汽車隔熱膜。“吸熱膜”和“隔熱膜”兩類產品的原理不同,隔熱性差異很大。站在照射燈光的同側,用手感覺燈光照射到膜表面后反射回來的溫度高低,若是“隔熱膜”,就會感到強烈的灼熱感;若是“吸熱膜”則只有極少量熱能會被反射。
誤區5:關注前檔及側后檔透光率
年審各地要求不盡相同,但大致相同。前檔要求透光率不低于70%,消費者貼汽車前檔膜時不應過度追求隱私而選擇透光率低于70%的汽車膜。側后檔汽車貼膜的透光率在20%—35%最適宜,既可以保護隱私,又可以保障消費者夜間安全行駛。而選擇透光率過低的膜,最好在后視鏡位置截個三角口,畢竟安全行駛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