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日下午消息,美國國會已經通過債務上限以及兩年期預算法案,授權美國財政部在目前約18萬億美元債務規模的基礎上繼續發債,直至2017年3月16日。這一預算案包括在2018-2024年間出售58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SPR),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此舉可以籌資超過50億美元。
不過這種做法顯得極其荒謬,因為它違背了最簡單的投資原則:低買高賣。
下圖是美國SPR庫存水平與原油價格走勢對比,可以看到上一次美國增持SPR是在2000年-2005年,當時原油價格正處于大幅上漲階段。現在,油價處于10年來最低水平,而且還在繼續下跌,美國卻打算拋售將近10%的SPR。
美國在上世紀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運之后開始籌備SPR,目的是在供應緊張時拋售儲備、防止出現油荒。美國的SPR儲存在路易斯安娜州和得克薩斯州海灣沿岸的鹽穴之中,大約有6億9500萬桶原油。
考慮到通脹因素,美國SPR的平均成本為每桶74美元。為籌集50億美元資金,國會估算未來幾年拋儲的平均售價為每桶88美元。
過去SPR一般用于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比如說在1990-91年海灣戰爭之后以及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墨西哥灣能源基礎設施損壞。如果在非緊急情況下拋儲,美國政府可能受到反對者的猛烈抨擊。
不過這一次似乎與以往大不相同,國會居然同意通過出售SPR來為政府預算融資,也許原因之一是兩黨不再擔心原油供應問題,因為最近幾年美國頁巖油產出急劇飆升。市場觀察家擔心的是供應過剩,而非短缺。于是SPR也就不再像以往那樣被看得極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