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外
日本的東麗仿麂皮型高仿真皮革自1970年問世以來,已經成為超纖皮革的主流產品,其中東麗在意大利子公司也進行生產,以Alcantara品牌專供高檔汽車內裝飾用材。1980年,旭化成Lamous仿麂皮型產品投放市場,因近來國內外服裝面料需求下降而減少了服裝麂皮產能,但是家具和汽車內飾材料由于應用大幅推廣而增產,從而使總產量在2008年創歷史新高。韓國大元化成等超纖企業已有這方面的研發,正積極向汽車領域推廣其優良產品,從而極大地拓展了超細纖維聚氨酯合成皮革在汽車內飾皮革領域的應用。
(2)中國
隨著超細纖維技術的發展,我國已有很多廠家能夠生產超細纖維聚氨酯合成皮革,它是采用與天然皮革中束狀膠原纖維結構及性能相似的超細纖維制成,具有三維網絡結構的高密度非織造布,再填充性能優異,且由具有開式微孔結構的聚氨酯樹脂加工處理而成。這種聚氨酯合成皮革在外觀、機械強度、彈性、耐化學物質穩定性方面都與天然皮革十分相似,手感非常輕薄。超纖皮革制作分為不定島與定島2種,我國普遍采用的是甲苯抽出的不定島工藝,現在很多廠家在積極尋求采用堿減量工藝進行減量的定島工藝,這種工藝生產的產品更環保,染色更均勻。
汽車用超細纖維皮革
2回頂部
在我國,超纖皮革是人工超細纖維皮革的簡稱,是用特制海島纖維通過針刺、聚氨酯樹脂含浸、減量抽出、磨皮、染色、貼面工藝生產的高級天然皮替代產品,由耐磨性好的聚酰胺纖維和柔韌多孔的聚氨脂樹酯組成,正是這樣的分子結構、纖維細度的均勻性,賦予了超纖皮革優異的耐磨性、高撕裂性、吸濕性、柔韌性和良好的勻染可染性能。超纖皮革的利用率達90%~100%,與天然皮相比,物性更強更持久,而且質量減輕了1/3~1/4。目前,超纖皮革已被用于天然皮產品生產替代的各個領域,如汽車內飾、沙發、鞋材、手套、工藝品,尤其是在服裝行業的應用十分寬廣,從輕薄夾克衣到厚重風衣、從運動裝到時尚套裝等。潤澤超纖皮革是我國高性能超纖皮革的代表,通過表1可以清楚的看到潤澤汽車超纖皮與天然皮革的特性對比。
4.技術發展與演變
人造皮革的發展經歷了4次重大技術變革,從第一代機織布涂聚氯乙烯樹脂、第二代經編針織布涂聚氨酯到第三代普通短纖維非織造布涂聚氨酯,統稱為合成革,第四代是采用海島短纖非織造基布的聚氨酯皮革等。
不定島超細纖維皮革中的短纖維通常是聚酰胺和聚乙烯按50:50比例共混抽絲制成非織造基布后,再用甲苯抽聚乙烯進行開纖,單絲纖度細的可達0.001dtex、粗的可達0.1dtex以上,大多用于生產鞋用革和沙發革。
定島超細纖維皮革中的短纖維通常是聚酰胺和聚乙烯按70:30比例復合抽絲制成非織造基布后,再用氫氧化鈉抽出堿性滌綸進行開纖,單絲纖度細的可達0.05dtex,大多用于生產絨面鞋革、絨面手套革和絨面服裝革等。
聚氨酯皮革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在一些發達國家,由于動物保護協會的影響,加之技術的發展,聚氨酯合成革的性能和應用面已經超過了天然皮革。而且加入海島超細纖維技術后,聚氨酯的韌性和透氣性、耐磨性、環保性、可染性得到了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