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可進行輪胎翻新企業有近600家。2014年,全國廢舊輪胎年產生量約1000萬噸,無害化利用率約60%,其中翻新輪胎約1400萬條。目前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設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出口至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而2015年,我國舊輪胎進口在原有試點數量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將緩解國內胎體緊張的局面。
中國輪胎翻修與循環利用協會會長朱軍表示,輪胎翻新行業已經陷入低迷,眾多小型企業陷入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大型企業也在減產。
多重壓力下 輪胎翻新企業發展艱難
朱軍表示,輪胎翻新產業低迷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對機動車使用翻新輪胎做了限制規定,“機動車轉向輪不得裝用翻新的輪胎,其他車輪如使用翻新輪胎,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該標準自2012年9月1日實施,給我國輪胎翻新企業帶來了相當大的打擊。二是我國部分新胎廠生產的產品質量很差,根本不符合翻新標準。三是我國機動車超載、超限現象十分嚴重,很多輪胎“一駛到廢”,不具備翻新條件。四是廣大消費者對翻新輪胎的認識存在偏差,普遍認為翻新輪胎沒有新輪胎的質量好,但事實并非如此,按規范生產的翻新輪胎質量甚至比有些新輪胎還要好。他同時表示,小型作坊企業的停產不完全是壞事,這將有助于規范我國輪胎翻新行業。
行業普遍認為,輪胎翻新企業減產、停產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內再生膠產能過剩,加上目前天然膠和合成膠的價格過低導致再生橡膠需求量降低。另外美國輪胎雙反終裁結果打擊了整個輪胎行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