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期貨周二收低,因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重燃市場對供應仍然過剩的擔憂。國際能源署周二稱,盡管低油價抑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外產油國的供應,但由于需求增幅從五年高位放緩,而且主要的OPEC產油國仍維持近紀錄高位的產出,全球油市供應過剩情況將持續至2016年。
北京時間10月14日2:30,NYMEX11月原油期貨合約收跌0.44美元,或0.93%,報每桶46.66美元,回吐早盤受技術性買盤推動錄得的逾1美元的漲幅。
布倫特原油期貨收低0.62美元,或1.24%,報每桶49.24美元。稍早升穿50美元。
但花旗警告稱,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局面可能會持續更久。
IEA在月報中稱,預估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為121萬桶/日,較上月預估值下降15萬桶/日。
“預計明年石油需求增長將大幅放緩,加之如果國際制裁取消,伊朗料將給全球市場帶來更多石油,這些因素都將可能令油市供應過剩情況持續至2016年,”IEA稱。
“市場上的原油供應仍然充裕,我和國際能源署的觀點一致,即今年剩余時間和2016年仍然供過于求,”Lipow Oil Associates的總裁Andrew LiP0W表示。
IEA稱,全球油市供應過剩的局面至少會再持續一年的時間,盡管非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產量下降。
此外,伊朗原油日產量可能從當前的290萬桶增至360萬桶。
IEA表示:“明年非0PEC日產量預計將下降約50萬桶,因全球石油產業鏈上游縮減支出超過20%,將影響到新項目和現有的產能。”
然而,產量下降的幅度并未如IEA上月預計的那樣大,該機構小幅調高2016年非0PEC供應預估。由于需求前景進一步疲軟,IEA將0PEC日產量預估削減20萬桶,至每日3,110萬桶。
但鑒于IEA預計油市供應持續過剩,Energy Market Analysis的Dominick Chiriche11a表示并不預期市場將進入持續較長期的上升趨勢。
日內稍早油價走升,因數據顯示中國9月原油進口量增加,且在上一交易日油價大跌逾5%后部分投資者逢低吸納。
中國海關總署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原油進口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4%,緩解了對中國經濟體質的擔憂。
分析師表示,不過9月的原油進口增幅不及2015年前九個月平均增長的8.8%,因在8月初天津發生大爆炸事件后,對中國的原油發運遭中斷。
Julius Baer的大宗商品分析師Carsten Menke稱:“中國9月大宗商品進口非常穩固,可能會幫助緩解今年夏季以來蔓延于大宗商品市場的需求憂慮。”
花旗集團(CiU)以Ed Morse為首的分析師周二發布報告稱,石油市場為“再跌一波做好準備”,原油近期的升勢與去年冬天的反彈類似,都是由市場情緒和資金流而不是清晰的基本面所推動。
Morse表示,原油庫存繼續增加,對于需求復蘇的預期樂觀;盡管市場終將平衡,但這個市場的現狀就是任何有關復蘇的經驗法則都需要被擱置。
此外,并非所有人都認同IEA的預期。
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表示,市場關注點逐步從供應過剩轉向未來供應可能收緊且價格可能攀升上。
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師Amrilra Senft Roberl:Campbell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上述轉變是完全正確的,因美國石油產量加速減少,開啟了供需重新平衡的進程。投資者靜待美國石油協會(API)和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分別在周三和周四公布的上周原油庫存報告。庫存數據公布時間因周一美國逢哥倫布日假期順延一天。
一項調査顯示,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截至10月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
北京時間9:00,布倫特原油期貨報49.09美元/桶;美國原油期貨報46.63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