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日,被禁14年之久的發泡餐具從禁止使用材料目錄中刪除,至此發泡餐具重新回歸市場。發泡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樹脂為原料,在擠出機中經過高溫加熱熔融后加入發泡劑(丁烷)等進行擠出拉片,將片材收卷后在通風潮濕的環境中放置養生后再進行二次加熱吸塑成型制成的餐具。人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發泡劑有污染嗎?發泡餐具安全嗎?
市民:不再使用發泡餐具
多數市民擔心發泡餐盒的材質不安全,即使解禁了也不會使用。呼和浩特市回中的王立斌老師表示,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健康意識都很強,在難以確定發泡餐盒是否安全的情況下不會使用。
呼和浩特市民劉東說:“雖然現在泡沫餐盒能用了,但是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還是愿意用塑料餐盒,因為塑料餐盒要保險點。”
雖然發泡餐盒受到多數人的抵制,然而,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發泡餐盒在一些流動的油炸、燒烤、盒飯攤點仍有立足之地。
“不管什么一次性飯盒,我們家都不再使用。”五年級小學生家長胡女士說。家里比較很注重飲食健康,對于發泡餐盒解禁一事,她表示難以理解。
專家談發泡餐盒
國家發改委列舉5條使用發泡餐具的理由:符合國家食品包裝用具相關標準;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在使用;可以節約石油資源;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已大幅減少,廢棄物回收體系逐步建立。
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包裝系任文明副教授卻介紹說,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全名叫一次性發泡聚苯乙烯快餐盒,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和發泡劑,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聚合物,在達到65攝氏度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游離狀態的苯乙烯以及一種名為二惡英的有害物質遷移出來,對人體形成傷害;另外,發泡劑也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化工材料。一些違反國家標準生產的外賣飯盒,盛裝熱食時會產生一股難聞的氣味,這是發泡塑料餐盒釋放出的有毒物質,這些物質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損害,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