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全球經濟衰退和最近資本市場出現的波動,美聯儲上周決定不加息,而這一決定引發了美聯儲除了“實現就業最大化”和“維護市場穩定”之外,是否還有“第三職責使命”。
美聯儲的任務是保證新增就業和保持美國物價穩定。然而,在上周四(9月17日)會議上,美聯儲卻罕見地提到了美國以外的經濟狀況,稱中國經濟放緩和其產生的沖擊,事實上對美聯儲做出不加息決定產生了重大影響。
瑞銀全球首席投資官海菲爾(Mark Haefele)指出,美聯儲“第三職責”的內容,可能是如何維持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作為美國的貨幣政策制定機構,美聯儲否掉了9年來第一次加息的機會,原因是其認為一旦貿然加息,所引發的全球的經濟和金融進一步衰退可能削弱美國經濟。
對于美聯儲是否實行萬眾期待的加息,經濟學家們的觀點有分歧。市場期望的加息時間隨著美聯儲發表不加息聲明后被延后。
實際上最近幾周,加息政策推測變少的一個原因,就是對中國的經濟的衰退,以及8月份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上拋售的擔憂加劇。
德意志銀行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股市的市值在短短6天內蒸發了5萬億。
斯皮羅主權戰略的董事總經理斯皮羅(Nicholas Spiro)指出,認為全球市場發展對美國的經濟影響“不重要”這一看法,是經不起推敲的,特別是當中國成為衰退的中心時,這對美國經濟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斯皮羅認為最近幾個月中國發生的事情帶來引發通貨緊縮的強大沖擊,這是當前聽到美聯儲關心中國的原因。
中國政府此前制定的目標是,今年的經濟增速能達到7%左右,這已是25年來的最慢增速。由于疲軟的經濟數據和股市進一步挫傷投資者信心,7%這一目標今年可能不會達到。
中國的經濟幾十年來都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而市場對于當前中國經濟的疲軟沒有異議。此前,中國經濟不景氣,已經重創大宗商品價格和新興市場。
高盛歐洲宏觀聯席主管格薩拉里(Francesco Garzarelli)認為,市場上有沒有太多的波動,但是反映市場對中國和油價擔憂的市場波動在過去 1年半來是全球經濟很大的觸發因素和振動因素。對于中國和油價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全球經濟狀況,以及那些地區將采取貨幣政策等因素,美聯儲的官員把它們放到臺面上講,也是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