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科院獲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有機催化研究組研究員徐杰和路芳等在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合成新路線以生物質基粘康酸為原料,經與乙醇和乙烯發生連續的酯化反應、Diels-Alder反應以及脫氫反應,直接合成對苯二甲酸二乙酯。
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合成新路線研究取得新進展
粘康酸可通過葡萄糖和木質素等發酵制得,其分子結構中含有一個共軛雙鍵和兩個羧基,與PTA分子相比,需要引入兩個碳原子來構建苯環。但是,由于粘康酸的溶解性較差,且分子結構中兩個吸電子的羧基使得粘康酸與乙烯的Diels-Alder反應難以直接進行。
為解決上述問題,研究人員引入關鍵的粘康酸與乙醇的酯化反應,產物二酯在醇中的溶解性較好,且酯基的吸電子能力弱于羧基,相比于粘康酸,更易與親雙烯體發生Diels-Alder反應。經過串聯的酯化、環加成和脫氫反應后,對苯二甲酸二乙酯的總收率可達80.6%,并且產物可通過常用的蒸餾過程分離純化,從而實現了不經過PX直接生成PTA衍生物的新技術路線。該研究為優化利用生物質基原料中已有的組成和特殊結構,制備高附加值的化合物提供了可能。
對苯二甲酸是大噸位石化產品,主要用于合成聚對苯二甲酸酯(如PET、PTT、PBT)等聚酯產品,2014年我國PTA產能達 4600萬噸以上。目前,工業上生產PTA主要通過對石油基對二甲苯(PX)氧化制得。該項研究旨在開發和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制備PTA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