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3D打印這種生產成本低、生產周期短、自動化、綠色環保的特點,也使得3D打印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獲得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李克強等國務院領導在國務院專題講座中討論了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問題,塑料行業的“十三五規劃”也將為廢塑料產業在這一特殊時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為廢塑料行業這艘大船的風帆送來一陣強勁的東風。
3D打印為廢塑料產業制造存好“備糧”
保護環境的同時又創作了價值使我們對這場“聯姻”喜聞樂見,廢塑料與3D打印也在這場“行業聯姻”之中各取所需,不景氣的廢塑料行業為自己贏得了發展契機,3D打印也為產品制造存好了“備糧”。
3D打印技術的飛速發展離不開其自身的優勢,它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運用粉末狀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可以是金屬的,也可以是塑料的,這不僅能夠提高產品制造的精確化,也能降低工業成產對于環境的負面影響。然而,耗材卻成了制約我國3D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材料發展仍舊呈現數量不足、通用性差與性能不高的特點。
在此背景下,中國塑料制品協會制定了塑料加工業“十三五”規劃的框架初稿,初稿規劃要求“十三五”期間,塑料行業需要以轉型升級為重點,大力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與新產品,3D打印塑料耗材被列為重點發展的產品之一。
“十三五規劃”以3D打印的技術發展為契機,重點支持塑料耗材的發展,為廢塑料行業帶來了機遇。首先,國際上采用先進技術將塑料垃圾尤其是熱塑性塑料作為3D打印的耗材來粉碎使用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為我國利用廢塑料制造3D打印耗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熱塑性塑料的需求增加,廢塑料的綜合利用會得到大幅提高,廢塑料的回收體系加快建立,整個產業鏈的商業模式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其次,政策為廢塑料耗材的發展方向提供了引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