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燃燒比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少50%,因此許多人希望近年興起的“天然氣繁榮”能夠減緩氣候變化;美國政府的分析也顯示,2007年至2012年間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確實與使用天然氣替代傳統能源有一定關系。
為深入研究天然氣繁榮向全球擴展的長期影響,美國、澳大利亞、奧地利、德國和意大利五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和政策專家在各國分別成立了5個獨立的研究小組,采用各自研發的模型,預測到2050年,全球氣候、經濟和能源消費狀況會因天然氣繁榮而產生怎樣的變化。據研究人員介紹,隨著先進天然氣生產技術的普及,2050年全球天然氣產量可能增加1—2倍,但5個小組的預測結果都顯示僅這一因素不足以引起溫室氣體排放量顯著降低。
天然氣燃燒或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人員表示,全球能源系統會因天然氣產量大增而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能源消費結構將發生巨變。又由于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促成溫室效應的能力比二氧化碳更強。在天然氣生產和運輸過程中,一些甲烷不可避免地會逸出并進入大氣。據估算,即使甲烷逸出量很小,依然會加劇氣候變化。
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經濟學家熙元·麥克吉恩(Haewon McJeon)說,“天然氣繁榮或許會帶來許多好處,如經濟增長、局部大氣污染減輕、能源安全得到加強等,但人們期待的減緩氣候變化這一點并不在其中。”
據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官網10月15日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從長期看,低價天然氣在全球的普及會加速經濟增長、增加能源消耗,如果不配合新的氣候政策,僅靠天然氣繁榮并不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