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型的設備及機頭
為了適應農村中覆蓋秧田的需要,要求生產寬幅(二米寬)的薄膜,但一般工廠的小型吹塑設備比較多,這里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用小設備生產寬幅的薄膜?廣大的工人同志們動腦筋、想辦法,經過多次的實踐,對設備進行了重大改革,終于在直徑為65毫米的擠出機上生產出寬度達二米、厚度達10絲的寬幅農業薄膜,滿足了發展農業的需要,得到了貧下中農的歡迎。下面就介紹一下這套改革后的設備。
一、吹塑成型設備的螺桿轉速及其與機筒之間隙
擠出機的螺桿在第八章中已敘述過,要生產寬幅的農業薄膜,必須出料量快,至少要達60公斤/小時,才能達到要求的寬度和厚度。在Φ65毫米的擠壓機上要生產這樣的產品是比較困難的。首先要提高轉速,徹底改革變速系統,抽去一對減速齒輪,調整馬達的皮帶轉速,這樣就使螺桿的轉速由原來52轉/分提高到90轉/分,出料量由原來的30公斤/小時提高到65公斤/小時。經改革后,轉動的聲音比原來減輕了,震動也比原來有所改善。但是,隨著轉速的提高,機筒與螺桿之間的摩擦也加劇了,因此,磨損比較厲害。這樣,螺桿與機筒的間隙δ就會隨時間而增加。逆流量是與δ 成正比,因此,δ增加,產量就會隨著降低。由于停留時間過長,也容易造成分解。一般螺桿與機筒間隙δ≤0.5毫米(單面),如果超過1毫米,螺桿就必須進行修復或更換。
二、吹塑成型設備-吹塑機機頭
吹塑機機頭的結構對吹塑薄膜質量好壞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吹塑機機頭的結構種類很多,這里主要介紹適應于吹塑聚氯乙烯薄膜的機頭(9-1)。機頭主要由芯棒10、芯模7、口模5、口模套9及機頭聯結器11等組成。經充分塑化后的熔融物料由機頭聯結器11中的喇叭口進入,經過分流芯棒10進入芯模與口模之間隙中出料,分流芯模棒中間有孔,可以通壓縮空氣,于是吹塑薄膜就象吹泡泡樣地按照一定的吹脹比,成型為一定寬度的薄膜,機頭的特點如下:
(1)芯棒式機頭流道簡單,轉彎少,機頭內部空腔較少、存料少,因此物料不易分解。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機頭最適用于聚氯乙烯塑料的吹塑成型。
(2)芯棒與機頭套之間有肩架,并用支頭螺釘12來支緊,這樣拆裝模具容易對準,安裝方便。
(3)厚度的調整是借助于8只調節螺釘4推動口模位移來調整芯模與口模的環向間隙,以達到薄膜厚度均勻的目的,操作可靠、方便。
(4)如發現口模或芯棒分解,只要把芯模頂出清理后,可以立即開車,不需要將整個機頭拆下來。
(5)整個模具重量輕,容易拆裝。
一般如直徑為200毫米的機頭,口模與芯模的間隙為50~75絲即可。如果生產農業薄膜則要適當放大(以至達到2毫米),間隙越大,阻力越小,出料量快,但表面質量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