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沙特與伊朗不肯相互妥協,周日(4月1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非OPEC產油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會議最終未能達成凍產協議,一度引發國際油價周一(4月18日)暴跌超過6%。
伊朗石油部長Bijan Namdar Zanganeh周一強調,“伊朗不會參與凍結產量,且不該為原油市場供應過剩負責。”
Zanganeh還稱,“一些產油國從一開始反對取消伊朗制裁措施的時候,油市就已經存在日均200萬桶的過剩供應了。”
Zanganeh指出,“讓伊朗凍結產量是產油國的‘幻想’,這無異于對伊朗再次施加制裁。伊朗對國際油市失穩不負有責任。”
無獨有偶,伊朗駐OPEC代表周一也表示,伊朗和利比亞的市場份額被其他OPEC成員國霸占,這些國家違背配額制大肆增產,顯而易見是他們侵害了其他成員國的權益。
他稱,“伊朗不會為凍產計劃背書,也不會停止重新奪回原有市場份額的努力。”
除了強硬的伊朗之外,沙特今年以來一直“心懷鬼胎”:去年11月和俄羅斯等其他三國達成凍產協議,但產油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創出數月新高。
就在多哈會議前夕,沙特副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再度明確重申,除非伊朗參與,否則沙特不會凍產。同時,Salman還表示沙特可以立即將日產量提高到1150萬桶、6-9個月內可將日產量提高到1250萬桶。
下一次OPEC會議將于6月2日舉行,卡塔爾能源部長Mohammed Al Sada在多哈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6月之前,OPEC成員國將在內部以及與其他產油國繼續協商。
俄新社18日援引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諾瓦克的話稱,俄羅斯將就凍產與沙特召開協議會議。如果OPEC內部能夠達成凍產共識,俄羅斯可能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