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濰州路發現了4戶塑料購物袋經營業戶涉嫌經營不合格塑料袋,這些不合格塑料袋竟達6500公斤。這些塑料袋厚度大多為0.005-0.02毫米左右,遠低于國家規定的厚度0.025毫米,屬于“超薄”塑料袋,不符合國家標準。6500公斤塑料袋全部沒收,并依法予以查封
近日,在石島又出現了一批不符合規定的塑料袋。
石島管理區東山街道辦事處一饅頭房免費向購買饅頭的顧客提供不符合規定的塑料袋,遭到消費者投訴。石島灣工商所接到舉報后,依法對這家業戶進行了查處,沒收貨值1000元的塑料袋,并予以罰款。
記者采訪了解到,“限塑令”已實施將近4年,但榮成市場上違規使用塑料袋的現象又有所抬頭。工商部門表示,他們將繼續加大打擊力度,推動“限塑令”的執行。日前,石島管理區東山街道辦事處一饅頭房免費向購買饅頭的顧客提供不符合規定的塑料袋,遭到消費者投訴。石島灣工商所接到舉報后,依法對這家業戶進行了查處,沒收貨值1000元的塑料袋,并予以罰款。
在農貿市場,不合格塑料袋隨處可見
昨日上午,在黎明北路市場,記者看到,幾乎每個攤位上都掛著塑料袋,紅、黃、藍、綠,五顏六色。一位市民要買蕓豆,攤主熟練地扯了兩個塑料袋遞給她。“再拿一個吧,這袋子太薄了。”“好,再給你套一層就沒問題了。”攤主顯得很大度。在該市場的水果攤、肉攤,同樣的塑料袋都是免費提供的。記者發現,攤主免費提供給消費者的多是無任何標志的超薄塑料袋。
在新莊菜市場內,記者也看到,所有攤主都免費提供薄塑料袋。“有沒有環保塑料袋?”在一個攤位前,記者問。“什么是環保塑料袋?是不是挺貴的那種厚塑料袋?那可用不起。”攤主說,以一捆100個計算,環保袋每捆需4-10元,但普通塑料袋1元錢就能買一捆。
除了菜市場,市區不少藥店、快餐點等都存在免費提供不合格塑料袋的現象。在觀海路一家藥店,記者買了幾包藥劑,老板隨手就塞過來一個小塑料袋,這個塑料袋上面印有該藥店的廣告,但是明顯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塑料購物袋厚度必須大于或等于0.025mm的明文規定。
商場超市執行“限塑令”基本到位
相比農貿市場,超市里的塑料袋使用比較規范。當天上午,記者在成山大道一家大型超市收銀臺處,觀察了20多名前來購物的顧客,發現其中有13名市民花錢購買環保塑料袋,其余的市民有的因購買物品較少直接用手提著,有的則是自帶了環保購物袋。
收銀臺工作人員王女士介紹說,“限塑令”實施近4年來,該超市塑料袋的使用量明顯減少,主要是很多老年人都自備購物袋,那些花錢購買塑料袋的市民也是盡量少購買。記者隨后又走訪了市區多家超市,發現“限塑令”執行基本到位。
但記者發現,各超市對塑料袋嚴格管理,但對于手撕袋的管理不嚴。在一家超市的水果柜臺,一名市民一下子將手撕袋扯出一米多長扔進了購物筐里。“‘限塑令’一直在執行,不過蔬菜、海鮮、零食等商品用袋不可能再向顧客另行收取費用。”一名工作人員說,有時候顧客多拿幾個,他們也不便多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市民都表示上街不帶購物袋,主要是攜帶不方便。家住黎明小區的一名市民告訴記者,有時候也想帶購物袋,但是經常忘記。用那種一次性塑料袋很方便,回家之后還可以當垃圾袋使用。
由于市民在這方面有需求,因此塑料袋的使用始終有市場。工商局市場科負責人介紹,在執行“限塑令”方面,他們的工作主要是對市場管理方進行監管,督促其對各商戶進行管理。近4年來,各級工商部門多次對使用塑料袋監管不力的市場管理方進行了查處。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沒有專人負責“限塑令”這項工作,因此對攤販私下里使用不合格塑料袋這一現象,監管起來難度很大。但只要有市民舉報,工商部門會立即派人進行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