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是指除薄膜、片材、棒材和管材之外,具有恒定軸向截面的擠出塑料制品。塑料型材中PVC型材所占比例最大。用于門窗的pvc型材開發始于40年前,而實現工業化生產則在德國。起初是用末改性的硬PVC,沖擊強度差,價格高,在1970年塑料窗只占4 %,木窗卻占56%。經過政府的扶植,技術上的改進,以及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從而提高了材質的韌性,降低了制品成本,不僅售價低于鋼、鋁窗框,而且比木窗框低10%左右。1984年德國窗框產量為13萬噸,PVC窗框占總產員的45%,木窗框則降至41%。這一經驗從歐洲推廣到美國和日本。到1995年,美國東部的一些地區新建住宅,70%采用塑料窗。而日本著重在寒冷地區推廣塑料窗。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還是很快的。據統計,到1999年底,型材生產線已達2300條,型材設備總生產能力已突破了100萬噸大關,全國總組裝能力超過1.2億m2。
PVC門窗之發展是與保溫和建筑節能的要求分不開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已將開發塑料窗定為節約能源的一項基本國策,一方面擴大應用領域,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新品種、新結構的窗,以適應不同場合,不同建筑的需要。
型材的品種多,形狀和大小各異,用途不盡相同。如果按型材截面形狀,則有中空和實心之分;如果按型材所起作用,則有主型材(如窗框等)和輔助型材(如壓條、密封條等)之分;如按材質,PVC型材則有增塑聚氯乙烯型材和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之分。后者在配方中不含增塑劑,因而這種型材的力學強度和耐熱性都很突出。例如,門、窗框用型材的拉伸屈服強度≥37MPa,斷裂伸長率≥100%,彎曲彈性模量≥1960 MPa,簡支梁沖擊強度(23°C) ≥40KJ/m2 (戶外)或22KJ/m2(戶內),維卡軟化點≥83°C,氧指數≥38%(GB/T 8814-1998)。增塑聚氯乙烯(pPVC)型材,如密封條則具有頗大彈性(伸長率達300%)。因此,在配方設計上,差別是頗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