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地球已變成“塑料星球”》的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英格蘭萊斯特大學研究顯示,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到本世紀中葉,人類生產的塑料總量達到50億噸,屆時地球海洋和陸地的沉積物中將會出現大量的塑料垃圾,如果換算成食品薄膜,可以覆蓋地球好幾層。
地球已變成“塑料星球”是真的嗎
目前很難降解的大量塑料廢棄物已構成地球生態系統“公害”,尋求積極解決方案刻不容緩。植物蛋白是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優質原材料,如何從食品加工業副產品或廢棄物中萃取有價值的植物蛋白質,成為歐盟LEGUUAL研發團隊的主攻方向。
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資助組成的歐盟LEGUUAL研發團隊,首先從富含植物蛋白質的豆類產品加工業副產品及廢棄物入手,以盡可能低成本的方式開展萃取技術聯合攻關。研究對象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業大豆、豌豆、扁豆和豆角蔬菜或榨油加工業的副產品及廢棄物,作為生產植物蛋白質的來源。
該研發團隊對多項萃取技術及生產工藝進行反復的比較研究和結構優化,最終設計開發出一套全新的、低成本、簡便易操作、便于中小企業應用的植物蛋白質萃取技術及生產工藝流程,可分別從大豆、豌豆、扁豆和豆角副產品中萃取67%、95%、64%和60%的純植物蛋白質材料,技術已基本成熟且具備技術經濟可行性。剩余的其余殘留物可用于沼氣發電,為萃取工藝提供電力。
該新技術已申請歐盟發明專利,并獲得歐委會的綠色技術產品認證。研發團隊利用技術轉移所得,再次投入繼續開展研發創新活動,已轉向食品加工業其它副產品的植物蛋白萃取技術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