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化工原料乙醇產業就面臨著產能過剩、供過于求、庫存高位…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對于后市預判也大多是不容樂觀。但是今年伴隨著環保打壓以及安監政策得到有力的執行,乙醇企業生產可以說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各地關停的裝置此起彼伏,在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之下,優質企業最終可以從困境當中脫穎而出,而乙醇市場行情在今年開啟巔峰模式。

暴漲是從7月開始,7月份是乙醇產業傳統的淡季,恰逢檢修季與環保風暴相遇,乙醇市場也迎來歷史上最強停車,冰點時期開工率僅在27%左右,一時間缺貨成為了行業內的熱門話題。自古以來物以稀為貴,乙醇價格伴隨著供應面縮進而不斷攀漲,截至到目前年內均價對比7月底上漲幅度已經超過了26%。
就在我們熱切關注因供應原因與廠家惜售等心理所導致的價格反彈大好行情下,需求方面的矛盾也逐漸突出。近期市場反饋的情況仍是供應不足,各家庫存幾無,訂單支撐的幾家大廠繼續推漲價格,小廠則多跟漲為主,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再看需求,下游化工企業操作積極性并不高,且對高價貨抵觸情緒強烈,但受制于原料放量有限,多被動接受為主,采購情緒也相對謹慎。
再看原料也充滿不確定性,玉米市場有關東北玉米深加工補貼即將下達的傳聞再度傳來,且傳出今年補貼金額將比去年減半。糖蜜酒精原料方面,今年糖廠問題,有業者表示廣西新原料估計要1月份上市。而木薯市場則聽聞越南木薯干出口上調關稅稅率5%,東南亞也將紛紛跟調,若此舉實施,意味著后期國內木薯乙醇成本高5個點,但消息是否屬實,建議以官方發布為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供應面是持續支撐市場堅挺的主導因素,但是如果下游跟進乏力需求疲軟,那么對于高價貨采購意向將會大大受阻,雖然市場整體價格呈現貨緊價堅的局面,但是能否可以繼續延續推漲格局仍然差了點什么,這個短板也就是需求端的利好疏導。目前在高價壓力下,部分中間商心態較為疲軟,下游采購表現大多維持按需,從短線來看國內酒精市場或在供應支撐下仍保持較為穩健走勢,建議業者可以密切關注化工原料乙醇裝置情況,謹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