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電視機等產品更新換代,被換掉的廢舊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基本沒用,但是通過“百度回收站”等網絡回收平臺流入天津靜海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后,它們就“變廢為寶”了。
作為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產業平臺,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堅持綠色集約發展,為促進和反哺京津冀動脈產業發展提供示范。
打造“城市礦產”基地
走進產業園區的一間工廠,工人們在廢舊電線堆成的“小山”之間忙碌著。這些廢舊電線將進入專業機器,被分離成再生銅和塑料,最終成為銅材和塑料制品。
作為全國第一家以循環經濟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加快引進廢舊家電、報廢汽車和廢棄電子電器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項目,打造從拆解分選、切割破碎、分離篩選到精深加工與再制造等完整的綠色生態產業鏈。
截至目前,園區引進了銀隆、格力、格林美、TCL等循環經濟龍頭企業,入園企業共387家,年處理加工各類工業固廢150萬噸,成為天津及環渤海地區的“城市礦產”基地。
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園區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再生銅45萬噸、鋁25萬噸、鐵30萬噸、橡塑材料30萬噸,其他材料20萬噸,成為優質的再生資源。
據估算,同利用原生資源相比,年節省524萬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166萬噸、二氧化硫10萬噸,節省石油90萬噸。
“互聯網+回收”覆蓋京津
在發展循環經濟產業的過程中,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大力發展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園區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兩化融合”發展。
據了解,園區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回收”的廢舊商品回收模式和路徑,開發出手機APP和線下聯動的廢舊商品回收系統。
目前,以格林美、TCL為代表的“回收哥”“百度回收站”等互聯網回收平臺已上線投入使用,覆蓋京津及周邊地區,構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回收、環保化處理、電子化交易的全產業鏈新興城市廢物整體處理商業模式。
靜海區委書記藺雪峰介紹,下一步,靜海區將以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為目標,拉長產業鏈,優化產業布局,形成推動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循環經濟引擎。
可支持雄安裝配式建筑
園區堅持規劃引領,總體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21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再生資源、精深加工再制造和節能環保新能源三大支柱產業,實現了循環經濟產業的集群發展。
今年8月,靜海區主動策應國內建筑領域節能減排降耗需求,申報了子牙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目標是研發生產鋼結構建筑材料,推進綠色建筑產業發展。
“產業基地的建設不僅可以為當地鋼材加工業提供下游市場,化解過剩產能,同時拉長產業鏈,催生孵化眾多新型產業。”子牙環保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立博向記者介紹,按照區位優勢,裝配式產業基地的投產能為雄安新區的裝配式建筑提供支持,使靜海真正成為天津對接、支持、服務雄安新區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