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基礎油進口量為19.18萬噸,環比上月下滑26.07%,同比去年同期下滑28.17%。3月份以來國內基礎油月度進口量呈現三連跌的局面,據金聯創資訊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礎油進口總量為161.34萬噸,累計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上漲3.88%。

分析來看,雖然2016年數套基礎油裝置陸續投產,基礎油產能總體呈現過剩局面,但低粘度過剩、高粘度不足局面仍未轉變,進口市場缺口仍然表現明顯。上半年正值國內高粘度基礎油需求旺季,且國內煉廠迎來集中檢修期,這為進口資源涌入提供良機。但進入二季度國內終端需求快速降溫,市場資源消化十分緩慢,進口量出現三連跌的局面。
表4-1上半年基礎油進口量排名前十企業
企業名稱 |
進口量(萬噸) |
主要來源國(地區) |
浙江殼牌化工石油有限公司 |
13.29 |
韓國、新加坡、日本 |
??松梨?太倉)石油有限公司 |
11.45 |
新加坡、日本、意大利 |
愛思開能源潤滑油(天津)有限公司 |
8.67 |
韓國、印尼、新加坡 |
中石化國際事業上海有限公司 |
8.57 |
韓國、泰國、日本 |
殼牌(珠海)潤滑油有限公司 |
7.04 |
臺灣省、韓國、新加坡 |
埃克森美孚(天津)石油有限公司 |
6.30 |
新加坡、日本、意大利 |
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5.94 |
新加坡、韓國 |
東北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
5.52 |
韓國、新加坡、波蘭 |
殼牌(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5.48 |
韓國、新加坡、卡塔爾 |
殼牌(天津)潤滑油有限公司 |
5.01 |
韓國、阿聯酋 |
從上半年進口企業排名來看,前十位主要以外資在華工廠以及國營企業為主,盡管其進口基礎油多為合約資源,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國產基礎油在與進口資源的競爭中仍處在相對劣勢的地位。而從來源國看,韓國、新加坡 、臺灣分列前三位,其中2017年上半年中國從韓國進口基礎油55.82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34.60%,同比去年同期增長8.85%。從新加坡進口基礎油45.22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28.03%,同比去年同期小幅下滑1.67%。從臺灣省進口基礎油22.31萬噸,占上半年進口量的13.83%,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1%。
2.出口方面: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基礎油出口量為0.12萬噸,環比上月下滑56.86%,同比去年同期上漲45%.18。上半年出口數據來看,2月份出口量1.59萬噸,環比出現大幅增長,漲幅高達427%。主要由于2月份海南漢地陽光出口至新加坡基礎油量為1.52萬噸,占比為95.83%。據金聯創資訊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國內基礎油出口總量為2.61萬噸,累計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上漲148.8%。
3.下半年展望:
較往年數據分析來看,基礎油進口量總體呈現前高后低得態勢。下半年來看,一方面外盤價格高位,進口商成本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終端需求持續疲軟,現貨市場資源消化緩慢,商家對后世表現出擔憂心態;另外,下半年,國內潤滑油市場迎來低粘度資源時期,由于氣溫等原因,高粘度資源用量將減少,因此進口量將會有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