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價格大幅跳水 貿易商庫存高企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塑料貿易企業的倉庫,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企業經營的品種主要有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等,從今年春節過后,這些產品的價格均出現大幅下跌,以聚氯乙烯,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pvc為例,春節過后每噸價格還在6700元左右,到了5月初,每噸價格就跌到了5400元,雖然5月中旬有短暫反彈,但近兩天又開始下跌。

浙江特產石化有限公司市場研究部經理 宋仕威:今天的話,PVC已經回到六千每噸以下,前兩天是六千兩百五每噸,甚至到六千三每噸的位置。
宋仕威說,不但價格下跌,近期銷量也大減,現在企業每天的銷量還不足兩千噸,相比前期減少了近一半。在多個庫房里都可以看到高高堆積的塑料原料,就連庫房外面的過道上也臨時存放了很多。目前這個倉庫存放了3萬5千噸塑料原料,同比增加了4000多噸。

浙江特產石化有限公司市場研究部經理 宋仕威:庫存整體而言還是偏高的,相對于下游需求的話企業目前盡量降低庫存,然后快進快出。
據了解,塑料價格大幅回落主要是因為上游原料生產企業開工率高、產量增加。雖然價格大幅下跌,但是企業開工率仍然維持高位。以聚丙烯和聚乙烯為例,生產原料石油近期價格下跌,所以企業還有一定利潤。PVC銷售現在幾乎沒有利潤,但是生產一噸PVC就會產生一噸燒堿,燒堿的高利潤也使企業維持高開工率。

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副經理 王思凌:目前燒堿大概一噸的利潤在1700塊錢左右,目前PVC的利潤應該是跟成本是持平的,零利潤, 現在的利潤就是靠燒堿來支撐。
下游企業銷量萎縮 壓縮原料庫存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價格下跌但上游原料生產企業因為有利潤開工率還很高,但是下游需求出現萎縮,銷量下降,現在在塑料行業,供需矛盾已經顯現。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PVC管材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產能每年在4萬噸左右。而現在的開工率不到五成。現在每個月的銷量就在1600噸左右,前兩年同期比較,每個月下降了七八百噸。
杭州順達塑膠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國榮:國家對于房地產行業的調控以后,我們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像這個情況也不是說我們哪一家企業,銷量都下滑。

據了解, PVC產業鏈下游,管材和型材產品占比達到61%以上,受房地產行業影響最大。由于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加上上游原料價格一路下跌,企業紛紛將原料庫存壓縮到了最低。
杭州順達塑膠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國榮:原料庫存的話我們基本上是一百噸左右。一百噸的話是幾天的生產量大概是三四天左右吧。現在來說利潤空間是很小的,你如果是一個運作不當的話原材料可能把我的利潤就吃掉了。

業內人士說,目前多數塑料制品銷量都出現下滑,記者在一家生產塑料卡板的企業看到,生產車間已經停工,負責人介紹,原來一個月要開工25天以上,現在一個月也就能開工15天。
杭州蕭山榮新塑膠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鄭勤:像我們這種工廠嘛,它主要是根據訂單來的嘛,前兩年八千多噸,現在嘛,一年大概五千多噸。

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16年,我國塑料制品產量從3300多萬噸增長到7700多萬噸,但目前塑料制品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傳統塑料制品過剩,市場需求在逐漸縮減。
卓創資訊集團戰略副總經理 崔科增:目前塑料產業處于一個結構性的過剩,甚至一些部分工程塑料出現了過剩。那么另外聚丙烯這個產品基本上也是出現了略微的一個過剩。
塑料價格波動劇烈 企業積極參與期貨避險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這一波塑料價格下行屬于短期內的巨幅波動,很少有企業可以在這樣的行情中能夠完全避免虧損。因此,如何用好金融工具避險,值得企業重視。

韓新偉是杭州一家大型塑料貿易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最近一年塑料品種的期現貨價格是一波過山車行情,以PVC為例,去年9月底每噸價格是5200元,到今年1月份就上漲到了7000多元,隨后大幅下跌,目前價格在5800元左右。面對這種短時間內的巨幅波動,企業采購原料的價格和市場價格很容易出現倒掛。他所在的企業,一度每賣一噸產品就要賠100多元。后來也是通過期貨市場,利用套期保值來避免損失的。

浙江明日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韓新偉:我們就能夠把這樣的一個虧損能夠通過行業的這樣一種安排預操作給他們彌補掉,我賺不了多少錢,但是這一輪下跌過程中,至少我也不虧損。

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 陳緯:企業年利潤達到百分之七八的時候,這個產品或者叫原料的價格波動往往達到20%到30%,那么這種叫價格變化導致的風險,如果單純以現貨市場來說,企業是無法規避掉的。

事實上,在塑料行業像韓新偉這樣依靠期貨來避險的企業越來越多。2016年有近8000家法人客戶參與了塑料期貨交易,持倉量占到總體市場的30%以上。自2007年以來,法人客戶數年均增長率為48%。
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 陳緯:如果有了期貨市場以后呢,那么這種風險就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的方式把它規避掉,企業這個時候就可以專心的做他的管理,專心做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