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險管理創新不斷的情況下,產業與金融融合加快,使得塑料期貨已經成為國內期貨市場產業企業參與程度較高的品種之一。在昨日“2017塑料產業大會”上,創新風險管理手段、持續推進產融結合,再度成為塑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關心的焦點話題。
風險管理工具創新不斷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和市場部主任祝昉說,當初推動塑料期貨上市,正是因為10年前國內塑料制品大量進口,價格都是由外盤決定。如今中國塑料有了話語權,價格更透明,管理風險更有效。
“塑料期貨市場讓全國形成了統一價格。”浙江明日控股集團董事長韓新偉說,10年前,塑料市場區域分割,壁壘明顯。但是期貨品種推出,全國一個價格,讓市場優勝劣汰腳步加快。“原來我就是一個浙江的企業,現在我們業務量50%在省外。”
“我們公司客戶參與塑料期貨的保值品總市值達40億元,產業機構相關權益占60%。”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表示,塑料期貨人氣旺,客戶參與度高,市場關注度逐步抬高。
根據大商所的統計顯示,2016年近8000家法人客戶參與了塑料期貨交易。自2007年以來,法人客戶數年均增長率為48%。塑料期貨已經成為國內期貨市場產業企業參與程度較高的領域之一。
在交割方面,大連塑料期貨10年累計交割量為177萬噸,其中LL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期貨交割量分別為86萬噸、72萬噸和19萬噸,交割比率不超過0.5%。隨著塑料期貨品種活躍度提高,塑料交割倉庫的數量由7家增加至29家,交割區域也由華東、華南、華北延伸至西南。
繼續拓展
塑料期貨產業鏈
大商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陳緯表示,大商所今后將通過3項舉措,持續推進產融結合。一是大力開發更多新品種,拓展服務廣度。繼續研究乙二醇、尿素、苯乙烯、純苯、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期貨品種上市,拓展塑料期貨產業鏈,為塑料行業企業客戶提供更豐富的衍生品工具。二是繼續完善現有品種規則制度,研究對PP、LLDPE期貨品種實施交割注冊品牌制度,探索貿易商廠庫、倉單服務商、集團交割等創新工作,并進一步推進場外市場建設。三是以LLDPE期貨保稅交割試點為契機,加快推動塑料期貨國際化進程。
新湖期貨董事長馬文勝表示,隨著交易所新舉措的不斷出臺,產業客戶進入塑料市場已經進入第四個階段。在前三個階段期貨公司還是以比較傳統經紀型業務為主,如今期貨公司的創新手段可以跟企業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企業在新一輪商業模式創新轉型中起到作用。比如說期貨公司利用場外期權做一些行權現貨,利用場外期權做行權貿易等。
統計顯示,2007年至2016年,大連塑料期貨市場累積成交量9.7億手,其中LLDPE、PVC和PP期貨成交量分別為6.5億手、0.6億手和2.6億手。大連塑料期貨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貨市場,在國際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力。
目前,貿易商成為塑料期貨市場參與主流。塑料行業呈現上游企業集中,下游企業分散、規模較小等特點,上下游企業直接參與期貨市場程度不高。在此背景下,中游貿易商利用期貨工具開展基差點價交易等業務,為下游企業遠期采購需求提供即期定價、遠期交貨的供貨方案,幫助下游消費企業鎖定遠期采購成本,規避價格上漲風險。如今,基差點價交易逐漸成為市場貿易定價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