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名增材制造,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技術的奇妙之處在于它大大地簡化了復雜零件的生產,從傳統的減材制造轉變到增材制造,成型工藝重心轉移到同層與鄰層的微觀成型控制。
目前,3D打印技術已在醫療、航空航天領域有了廣泛運用。“其實汽車企業是3D打印技術的最早使用者之一,甚至早于其在航空航天與醫療領域的應用。早在 3D打印技術發展的初期,一些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企業就使用3D打印技術用作汽車的開發和小批量試制領域。”Materialise大中華區銷售經理 KoenVandePerre如是說道。
“3D打印技術汽車行業的最大貢獻在于模具開發階段。從其應用現狀來看,它確實落后于醫療與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但這也意味著它在汽車領域的應用有著更多的機會與潛能。”
在當前日趨激烈的汽車市場環境下,成本控制無疑成為了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都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從新技術與新車型的研發角度來說,研發速度與成本緊密相關。
在此背景下,3D打印技術便可“大顯身手”了。
3D打印技術可快速加工復雜結構零件,并且其生產周期短、成本低。憑借這一優勢,3D打印技術往往被用在模具生產環節。
Koen告訴記者,在傳統汽車制造領域,汽車零部件的開發不僅需要長時間的研發與測試,制造零件模具環節同樣也是一個漫長的周期。“3D打印可發揮的效用就在于此,由于3D打印快速成型的特點,汽車廠商將這一技術應用于汽車外形設計的研發中可極大地縮短設計時間和模型生產時間。”
“當我們在談論制造,在談論3D打印在汽車行業的應用時,并不是鼓勵大家應用3D打印技術去打印所需要的產品。3D打印目前并不適合批量生產,它的潛力在于汽車產業的模具生產階段。3D打印技術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產品,從而極大地縮短汽車模具的研制和生產周期,提高生產率,實現低生產成本。可以說,3D打印技術或將改變汽車模具的未來。”Koen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