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多個媒體平臺報道聚乳酸纖維制品技術市場聯盟,預計在今年的10月底正式成立。此信息也得到了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協會副會長鄭俊琳確認,據透露,聚乳酸纖維制品技術市場聯盟,是正在研究的高檔新型纖維全新商業模式。
鄭俊琳向大智慧通訊社稱,聚乳酸技術市場聯盟為一個閉環、半閉環產業鏈聯盟,并將下游市場納入聯盟。
與開放平臺不同,閉環聯盟內企業構成穩定。聯盟成立后,企業一段時間內不會脫離聯盟,聯盟也將不會再引入新企業加入。同時,聯盟內大多信息不對外共享。
“聚乳酸技術市場聯盟目標是做一個高檔市場出來。采用閉環、半閉環模式為保證產品質量,及市場秩序。”鄭俊琳表示,“新的聯盟針對特定產品,產品本身技術含量要很高,且目前相關經營企業不多,聯盟將形成小范圍內閉環、半閉環狀態。比如聚乳酸技術市場聯盟將只引入原料層面企業1-2家,下游制造企業 1-5家,市場終端企業3家左右。而在聚乳酸技術市場聯盟后運營后,閉環、半閉環技術市場聯盟模式會推廣至其他新產品領域。比如某一種特定指標值很高的功能性纖維,具較強技術門檻。”
一直來,新功能纖維在市場導入初期面臨應用開發挑戰,并受劣質、假冒、不達標產品沖擊等問題。
比如保暖內衣,作為一個前景看好的功能產品領域,受假冒、劣質產品沖擊而陷入“停滯”。由于正規采用遠紅外保暖纖維,成本很高,一件保暖內衣售價達到400、500元,而當保暖概念被市場接受,大量偽保暖概念產品沖擊市場,一些加隔膜,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內衣產品也進入市場,售價下降到100元左右。保暖內衣市場需求整體受到沖擊。
成立閉環聯盟有利于市場空間做大,并保證相關產品質量、秩序。閉環內企業將可能降低產品開發、市場推廣成本。與終端市場企業對接,也將形成部分排他性優勢。
鄭俊琳稱,目前仍在篩選相關企業,以決定聚乳酸技術市場聯盟企業構成。
聚乳酸目前主要經營實體為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為浙江海正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海正集團有限公司目前為海正藥業(600267.SH)控股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