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酚A的市場漲勢明顯,是近期一個月以來的一個熱門產品。然而令人有些困惑的是,其下游的環氧樹脂和聚碳酸酯(PC)行業卻沒有因此受到帶動,走勢反差很大。這究竟是為何呢?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雙酚A價格上漲更多的是受到了上游成本的推動,而與下游的需求則關系不大。
國內雙酚A的主要消費領域是環氧樹脂和聚碳酸酯,隨著全球環氧樹脂制造中心加快向中國轉移,中國環氧樹脂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產銷國,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來中國采購環氧樹脂,這為中國雙酚A產業帶來了無限商機。
過去我國環氧樹脂發展滯緩,特別是高純度產品難于突破,很大程度受制于原料雙酚A。PC方面我國同樣成為全球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國內外業界一致認為我國市場潛力巨大且相對穩定。隨著拜耳、建滔、藍星等國內外企業的雙酚A裝置在近年的陸續投產,國內的生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雙酚A受成本影響 與需求關系不大
截止2013年底,國內的雙酚A生產企業有六家,生產能力超過70萬噸/年。2013年后國內仍有多套雙酚A裝置將投產,如利華益維遠化工在東營的12萬噸項目、南亞塑膠在寧波的13萬噸項目等,預計到2014年底國內總產能將達到約百萬噸。
目前裝置方面,上海拜耳出貨減少、外售不多,20萬噸/年裝置開工七成;中石化三菱庫存不足、維持長約,15萬噸/年裝置停車檢修;長春化工自用為主、部分外銷,13.5萬噸/年裝置滿負開工;中石化三井排貨緊張、長約為主,12萬噸/年裝置開工平穩;南通星辰自用為主、少量外供,9萬噸/年裝置開工八成;惠州忠信2.5萬噸/年裝置因上游酚酮裝置擴能已于4月7日停車,預計為期3個月左右。總體來看,目前市場供應偏緊,停車裝置約占總產能的 25%,對國內市場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另一方面,在國際市場上,三菱和臺灣南亞的裝置延期重啟,也造成了貿易商在炒漲心態下上調報價。
此外,在原料方面,近期丙酮價格基本保持平穩,而國內苯酚市場尤其是華東地區受貨源偏緊的利好影響,市場商談價不斷走高,有力地支撐了雙酚A的行情。
近幾年國內雙酚A生產能力提高迅速,但仍無法滿足旺盛的需求,進口方面始終居高不下,從2011年起都保持在50余萬噸。今年前五個月累計進口近18萬噸,同比減少超過20%,以此估算全年進口量仍超過30萬噸,依然是一個不小的缺口。
雙酚A受成本影響 與需求關系不大
國內的雙酚A生產企業基本都是配套一體化的,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而下游的環氧樹脂和PC行業則相對企業眾多,更加分散,而且更加接近下游終端應用,因此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也更大。雙酚A生產商可以把上游的酚酮價格傳導到其下游客戶,而下游的環氧樹脂和PC工廠則很難再繼續傳導下去,這也就導致了目前兩者截然相反的走勢。
目前,原油價格受國際局勢不穩影響而堅挺,帶動了整個化工市場大幅上漲,芳烴漲幅明顯,推升了雙酚A市場,然而更貼近市場的終端應用領域需求較弱,廠家開工率低,對高價原料的接受度不高,這樣的矛盾將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