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和巴拉圭邊境農民稱,走私者頻頻從巴拉圭走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甲維鹽)至巴西。該活性成分尚未獲得巴西批準,但卻是對抗棉鈴蟲毛蟲的一種有效方式。
來自邊境地區的某位農民透漏,當農民看到他們的作物大量受損時,他們就會陷入絕望,他們會利用所有的辦法彌補損失,其中就包括走私甲維鹽。這幾年,農民在邊境可以輕而易舉的販運這種產品,販運時會貼上偽造的外包裝。巴西法律不允許這樣做,但卻迫使走私者鋌而走險。
一位不愿意透漏姓名的交易商透漏他所掌握的走私策略:將他的農場商店作為“甲維鹽代理店”,只要把從巴拉圭走私進來的甲維鹽貼上偽造好的外包裝就可在巴西非法銷售。交易商需從巴西購得一定量的農用化學品,再從巴拉圭走私相同量的甲維鹽,用巴西買來的外包裝將其包好,這樣該甲維鹽產品就可以在農化代理商之間銷售并能開具合法發票。
該交易商表示,甲維鹽通過假包裝進入巴西市場,巴拉圭包裝生產商可以為客戶生產他們想要的任何包裝,將違禁產品密封包裝后,看起來就跟本地產品沒什么兩樣。
南馬托格羅索州農業部部長Teresa Cristina認為:“由于兩國邊境長度超過700公里,監管難度很大,農業部要求國家動植物保護機構負責捍衛本國產品的專利權,如果抓到走私者,他們將受到繳納大額罰款、沒收產品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