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例如電線、電纜、包裝薄膜、人造革等)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可能受到老鼠、昆蟲、霉菌的危害。為了避免生物和微生物的侵蝕,在塑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驅避劑。
聚氯乙烯樹脂從其分子結構來說,并不能為微生物的酶所分解或消化,故樹脂本身對微生物的破壞作用具有抵抗性。但是,在塑化物中的油狀增塑劑卻成了微生物的營養源。因而容易發霉。另外,聚氯乙烯樹脂不純時也會使霉菌繁殖。霉菌作用的結果使塑料制品的性能降低。加速了老化的進程。
一般軟質聚氯乙烯塑料中的防霉性與配方中所用的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等關系較大。即使是具有穩定的耐霉增塑劑,塑料制品也不完全能防霉。增塑劑用量的多少會影響到塑料的耐霉穩定性。試驗證明,塑料中增塑劑用量越多,其耐霉穩定性就越差。因此,在濕熱條件下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應注意防霉,或是在制品中添加適量的防霉劑,以控制霉菌的繁殖。常用的防霉劑是水楊酰苯胺。
人造革制品更易引起霉變。因為人造革底布是棉布或針織布,一般都含有7~8%的水份,而且吸水性也強,適于霉菌的生存,繁殖,產生霉片或白色斑點。如發現了發霉現象,可即時通風排潮,若是白斑點,可用刷子蘸上些醋擦拭幾遍,再進行通風,霉斑就能消失。
白蟻除蛀食木材、人造棉、富纖外,它還蛀食塑料。在倉庫儲存過程中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