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酚A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已成為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的物質,相信很多人都對雙酚A的危害耳聞目染,近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提議降低雙酚A(BPA)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TDI)。
雙酚A被用來生產聚碳酸酯,是數百項研究的對象,其中一些研究表明該成分會帶來不良健康影響。EFSA發布的聲明中說:"EFSA審核了有關雙酚A潛在健康危害的450多項研究,發現它可能對肝臟和腎臟有不良影響,且對乳腺的不良作用也可能與雙酚A暴露有關。因此推薦降低現行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
資料表明,雙酚A屬低毒性化學物。動物試驗發現雙酚A有模擬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劑量也能使動物產生雌性早熟、精子數下降、前列腺增長等作用。此外,有資料顯示雙酚A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顯增加動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癥的發生。但有研究表明雙酚A并不是人類致癌危險因素。
雙酚A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目前為50µg/kgbw/天(即0.05mg/kg/bw/天),而EFSA現在提議降至5µg/kgbw/天(0.005mg/kg/bw/天)。EFSA設定的這一每日可容忍攝入量屬于臨時性質。這是因為還存在不確定性,還要等待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的研究結果。
但是,EFSA稱,雙酚A對所有人群的健康風險較低,包括胎兒、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因為暴露水平很低。EFSA說,所估計的口腔和非口腔雙酚A暴露的最高數字比擬定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低3-5倍,根據年齡層有所不同。在全齡人群中,口腔暴露比擬定的每日可容忍攝入量要低5倍以上。
EFSA正公開征求公眾意見,且邀請所有利益相關者和有關各方對該文件置評。公眾可通過EFSA的網站提交意見,截止日期為3月13日。
研究表明,制造塑料容器的PC材質可能會釋放有毒的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然而,塑料容器是否真會釋放雙酚A,目前仍存在很大爭議,各界學者說法不一。目前含雙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在正常使用。
到目前為止,中國卻還沒有關于雙酚A在某領域的禁用政策出臺,國內媒體對雙酚A事件也還未表現出足夠的關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多加注意。建議人們在購買和使用塑料產品(尤其是嬰兒產品)時注意查看產品說明標簽中是否含有這種化學物質成分,盡量選擇不含雙酚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