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游企業成本逐漸上升
PVC從生產工藝上分為屬于煤炭化工產業鏈的電石法PVC生產工藝和屬于石油化工產業鏈的乙烯法生產工藝,我國國情是富煤貧油,因此我國75%PVC產能是用電石法,但是也有25%的產能是乙烯法。
2009年3月6日國家發布的《關于清理優惠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凡是以發、用電企業雙邊交易等名義,擅自降低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或用電企業銷售電價,對于高耗能企業實行優惠電價措施的,于3月15日之前應全面停止執行。受此影響,內蒙、寧夏部分靠優惠電價生存的電石生產企業成本高企,部分企業選擇降低開工率或者停車,但大部分企業生產依然穩定,市場暫時不會出現電石供應緊缺。但由于供應減少,6月底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電石價格上漲50元/噸。
國際原油期貨從4月28日開始,在短短32個交易日內上漲46.6%,連續沖破60美元和70美元關口。而此時東南亞由于伊朗NPC總產能281.1萬噸/年的三套裂解裝置停車,CFR東南亞乙烯單體價格從6月1日807—809美元/噸漲到6月18日的875—877美元/噸,在東北亞上海石化裂解裝置的開工率也從100%降到80%,臺塑也計劃將其三套裂解裝置的開工率降到90%,CFR東北亞乙烯單體價格從6月1日的801—803美元/噸上漲到6月18日的855—857美元/噸。而與此同時VCM、EDC價格也隨乙烯單體的價格攀升。
二、下游制品企業依舊低迷
在我國,35%PVC用于生產軟制品,65%的PVC是用于生產硬制品,在這個比例中有58%是用于生產管材、型材、門窗,而這些產品主要用于房地產行業。
2009年1—5月,全國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為356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為16300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6.3%和22.5%。中國新開工面積不但沒有增長,還出現大幅萎縮。由于銷售不景氣,房地產開發商資金回籠較慢,影響到新項目的開工,進而影響到PVC制品的銷售,使得PVC行業出現“旺季不旺”的尷尬情況。
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美國居民開始注重儲蓄,6月2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5月份個人收入大幅上升,儲蓄率也升至15年來的最高水平。這會嚴重影響中國企業的對美出口。雖然進入2009年以來中國政府在4月和6月連續兩次上調塑料制品的出口退稅,但是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塑料制品出口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善。
下游企業依舊處于低迷時期,限制了PVC價格上漲空間。
綜上所述,包括電石在內的PVC上游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增加了PVC企業的生產成本,為PVC期價上漲提供了最有力的理由。但是由于現在下游制品企業銷售持續低迷,且經常出現“有價無市”,這又限制了期價的進一步上漲。所以現在PVC期價上下兩難,在沒有確切能夠打破這種兩難困境的因素出現之前,期價將繼續維持在6700―7000元/噸之間振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