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娃也用上了安全塑膠跑道
扶貧點
簡介

對口地點: 張家界市桑植縣
幫扶單位:優冠實業集團
扶貧成效:啟動專項基金。設立200萬元優冠助學基金,幫助貧困學子解決學費、生活費等問題。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向廖漢生紅軍學校捐贈塑膠跑道,市價約為50萬元。此外還向多所學校捐贈塑膠跑道。
助學扶貧。向廖漢生紅軍學校捐獻10萬元現金,并向貧困學生捐贈助學金。
“我有一個心愿,那就是讓大山里的和城里的一樣在健康安全的塑膠操場、球場和跑道上奔跑嬉戲。”近,“80后”企業家、優冠實業集團董事長鐘高明因為入圍“2016年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而備受關注。其實,自從他的企業6年前剛剛起步,鐘高明便開始了“反哺家鄉,回報桑梓”的行動,從捐贈籃球架到操場跑道,再到宿舍的修繕,雖算不上驚天動地,但他一直在默默地努力。
精準扶貧,對鐘高明而言,就是為山里的能擁有更好的體育運動環境而盡***的努力。■記者 朱蓉
基礎設施
關注學校體育設施,捐贈塑膠跑道
對山里的而言,能夠有一個好的環境打籃球是無比幸福的事。6年前的冬天,剛成立公司不久的鐘高明回母校張家界桑植縣芙蓉橋鄉中學探訪時,發現操場上籃球架已破舊不堪、搖搖欲墜。
從事體育用品及周邊產業研發及生產的鐘高明當即決定,向母校捐贈4個全新的籃球架。“當時公司剛起步,盡管如此還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母校的一些幫助。”鐘高明回憶。
而這“不值一提”的籃球架,也成為優冠集團踐行公益慈善的一個小開端。
2011年,鐘高明了解到桑植縣廖漢生紅軍學校的們只能在黃土渣鋪成的原生態操場上進行體育鍛煉。為了改善們體育鍛煉的環境,他向這所學校捐贈了一個操場的塑膠跑道,市場價格約50萬元。
從配料到施工,鐘高明事必躬親,確保了場地按質保量地高效鋪設完成。然而,當學校為新操場竣工舉辦落成儀式時,他卻刻意缺席了。用鐘高明的話說,愿意為家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做點貢獻,不需要被感謝。2016年2月,鐘高明再次為桑植縣廖漢生紅軍學校捐獻10萬元現金,并為4名貧困學生送去助學金。
隨著國家對體育產業重視程度的不斷增加,優冠所從事的塑膠跑道行業市場需求迅速擴大,而企業也因堅持“產品即人品”等理念迅速成為行業中的企業。
不過,企業的迅速壯大,并未讓鐘高明停下公益慈善的腳步。“這里以前都是泥巴,還有好多石頭,容易摔跤。”邵陽縣白倉鎮塘代小學學生李佳怡說,現在體育課可以打羽毛球、踢毽子了,再也不怕受傷。而她口中能夠打羽毛球、踢毽子的新操場,正是優冠集團為這所小學捐贈的塑膠跑道及操場。
助學扶貧
一對一幫扶,點亮求學希望
“多年前,我也是一位需要幫助的貧困生,在需要關心的時候得到了社會的關愛。感同身受,今天我作為一名企業家,有義務也有責任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信任我的人快樂是件高興的事情,活在人們的尊重中是件開心的事情。”1996年,父親因工致殘疾,家庭陷入貧困,正在讀初中的鐘高明差點失學,一位好心人的幾百元幫他渡過難關。知恩圖報,自此成為鐘高明的原則。
除了關注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學校外,對勤奮好學的貧困學子鐘高明也傾注了不少關懷。2013年,鐘高明在優冠集團內部發起了“一對一結對子”幫扶貧困學生的活動。3年來,逢年過節,優冠愛心車隊便從長沙集結向張家界桑植進發。據鐘高明介紹,這支自發組成的愛心隊伍目前已有50多人,在芙蓉橋鎮中學通過學校推薦等方式對學校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為結成對子的學生提供學費、生活費等。
為了將幫扶落到實處,優冠愛心車隊的捐助程序十分簡單,直接從捐贈人到被捐贈人。而除了經濟上的援助外,鐘高明也會抽空與們聊天,給他們講自己小時候的苦日子和創業故事,從精神上給們以激勵。
2015年的春節,鐘高明定向捐助了一個父親外出務工時不慎受傷、生活陷入困難的12歲小女孩,為她提供了來年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當時去她家做家訪,還特意鼓勵了這個小姑娘。”鐘高明至今對當時的對話記憶猶新,“我告訴她,現在生活的痛苦與艱難,都是為了日后的成功磨煉意志,只要好好讀書,今后一定能走出大山,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
為了幫助更多的貧困學子,使公益慈善形成長效機制,2011年10月,鐘高明在優冠集團發起成立200萬元“優冠助學基金”,并提出從以后的銷售業績中按每平方米計提0.1元不斷擴容善款。截至目前,優冠愛心助學基金已累計捐助近百名貧困學生,為們提供繼續讀書、學習的機會。
鐘高明認為,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而讓他們健康成長,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那么簡單,更要讓他們擁有學習的機會,感受到社會上互相幫助的善意與溫暖,從而鼓勵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努力學習,改變貧困的命運。
授人以漁
從根本上實現脫貧
據初步統計,近年來鐘高明帶領企業為扶老助殘、援建家鄉、捐資助學、支援災區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達300余萬元。他也先后被授予“捐資社會事業先進個人”、“捐資助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今年2月,鐘高明在網上瀏覽新聞時得知11歲小姑娘佳佳在省兒童醫院求醫,可能因為腫瘤而面臨失明,需要手術再安裝義眼片。在外地出差的鐘高明迅速打電話回公司,委派了在長沙的助理前往醫院捐助了1萬元現金,用于佳佳的治療及部分生活費用,并承諾繼續資助佳佳上學。
而在去年春節,鐘高明還為家鄉村子里80歲以上的留守老人準備了豐富的年貨和過節費。他認為,老一輩的鄉親們在年輕時用自己的拼搏與奮斗哺育了下一代,而現在,正是走出去的下一代“反哺”的時候。
此外,對村上勤勞肯干的年輕人,鐘高明也在自己的企業為他們留下了一席之地,通過優冠走出大山的年輕人已有近300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鐘高明希望通過傳幫帶教會他們掌握技能、了解市場,從而幫助其從根本上實現脫貧。截至目前,這些走出大山的年輕人,在優冠的現場施工、技術研究、鋪裝、生產管理等各個崗位上不斷學習與成長。
如今的優冠集團,產品已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20多個國家成功設立服務中心。對于創業這幾年來一直堅持的公益慈善,鐘高明表示,自己將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堅持做下去,幫扶一些實實在在存在困難的人,緊密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秉承“先富帶后富”的原則,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為身處貧困的人們在物質上解決所需,在精神上給予信心與力量”。
記者
手記
細水長流更可貴
當功成名就的企業家熱心慈善成為一種風潮,從企業剛起步時就致力于扶貧幫困的企業家更顯得難能可貴。
2016年,“毒跑道”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塑膠跑道行業噤若寒蟬、人人自危。但此時,鐘高明的優冠集團卻憑借發明專利技術——改性TPU塑膠跑道材料贏得社會贊譽。究其緣由,“產品即人品”的理念成為優冠在行業危機中獨占鰲頭的重要推手。
再觀鐘高明的公益慈善、扶貧幫困之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從“不值什么錢”的籃球架,到動輒數十萬元的塑膠跑道、操場,再到數百萬元助學基金……多年來,鐘高明的愛心雖未驚天動地,卻是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