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元化,是實現安全的保證,比如說理財,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而如今,化工原料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新預測,中國很有可能在今年的10月份超越美國,成為大的石油進口國。
中國石油進口超越美國,與美國頁巖油氣開發逐步成熟完善相關,也與我國不斷增長的需求量密切相連。其中,化工原料對石油的需求占有相對重要的位置。
石化工業的快速發展將造成對原料(乙烯)需求的快速增長,而乙烯工業的發展將使化工用油進一步上升。據預計,我國化工原料需求增長率將明顯高于汽煤柴需求增長率,未來我國需要進口更多的石油。
為了減緩石油進口的速率,就應在化工原料的多元化上下工夫,就必須對煤化工和生物塑料技術加以重視和積極推動。
我國的能源格局是多煤少油,隨著科學發展的需要,以及低碳環保經濟發展,近年來,煤化工產業不斷擴大。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傳統煤化工已經產能過剩,并且煤制烯烴簡單的雙聚(聚乙烯、聚丙烯)產品在市場上并不占據優勢。現代煤化工項目可以通過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配合芳烴聚酯一體化,生產環保溶劑與蠟等,實現高效多元化的生產,滿足化工需要。
同時,通過生物原料的置換獲取化工塑膠原料也可對石油化工進行填補。目前,在巴西已經出現了用甘蔗制備綠色聚乙烯的情況,福特汽車公司和可口可樂公司也都在聯合研制生物塑料,塑膠原材料的生物獲取也將是塑料化工行業的一個方向,對減緩石油進口壓力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