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針對廢塑料加工企業的專項整治行動提上日程:現場執法檢查、打分評估、關停整治。如今,無法滿足整改條件的100多家企業已經收到關停通知單,其余23家企業則開展限期整改。其中,試點企業整治效果顯著。
未經環保審批、無環保處理設施、三廢問題突出……清洗、粉碎、造粒等廢塑料加工企業,由于生產設備及工藝的落后,生產過程中產生了日益嚴重的污染環境問題。
專項整治廢塑料企業
“由于廢塑料來源復雜,清洗產生的廢水中存在著懸浮物,同時還可能含有cod(化學需氧量)等不同污染物。”椒江環保分局污控科副科長洪燕介紹,廢塑料在粉碎的過程中還產生噪音污染。
同時,廢塑料造粒會產生含有機物及酸性物質的廢氣,伴隨著明顯的惡臭味。洪燕說,造粒加工時,企業會投加新料并摻雜石灰粉,“粉塵污染也很嚴重”。
據介紹,目前椒江仍有200余家從事廢塑料粉碎、清洗、造粒等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洪家,約有160家。“根據前期的排摸情況,通過環保部門審批的只有2家,大部分企業都不具備環保設施。”洪燕表示,行業整治已迫在眉睫,截至7月15日,共有40家企業提交了整改申請。
試點企業整治效果顯著
作為專項整治試點企業的臺州市丞羽塑業有限公司共有9條生產線,目前已建成3套廢氣處理設施及1套投料環節的粉塵處理設施。8月底的各項監測數據顯示,其廠界廢氣監測均達標。
而在整改之前,該企業沒有環保處理設備,因加熱散出騰騰煙氣的生產車間充滿惡臭味,難以駐足。“敞開式車間內物料堆放雜亂,投料設備周圍及地面布滿了白色粉塵。”洪燕說。
隔開車間封閉生產、物料輸送自動化、原料成品分離有序堆放……試點整改之后,企業的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洪燕說,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廢料,對于這些廢料的回收再利用,同樣需要在密閉的車間內進行。“這樣可以降低噪音,同時減少粉塵擴散。”
綜合評估整改企業
8月上旬,環保部門現場走訪了已提交整改申請的企業,實地考察評估企業廢水、廢氣等處理現狀,做好記錄存檔,并對企業臭氣污染、車間臭味等問題進行了現場指導。
“由于場地限制及設施落后,多數企業難以適應整改。”洪燕說,截至目前,只有23家企業提交了整改方案,其余100多家將做關停處理,關停通知書都已送達。限期整改的企業需編制整改方案,交由環保部門初步審核其可行性。“具體的整改內容包含廠容廠貌、三廢處理及現場管理等方面,部分企業已經動起來了。”
“這次專項整治行動,不僅能改善企業周邊的惡臭環境,也提升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環境。”洪燕表示,10月15日前,未及時關停到位的,將對其執法進行強制關停;未整治到位的企業,將對其進行關停處理。“下階段將對相關企業進行現場回訪。同時,還將監測企業污染物,并針對監測結果及廠容廠貌等整改情況進行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