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內、外潤滑平衡的多樣性
事實上不同類型的加工設備,如擠出(又分單、雙螺桿) 、注塑、壓延, 均要求有不同的潤滑平衡。嚴格地講,同類設備,不同生產廠家的產品,甚至同一個設備新的與舊的對潤滑平衡均有不同的要求。不同類型的產品,如管、膜、片以及型材, 也有各自不同的潤滑平衡。例如,生產異型材、擠出片材、注塑制品、中空制品、吹塑膜及高透明制品均要有較高的塑化程度,較高的流動性,因而要求較高的塑化速率,所以內潤滑劑要多一些;而對于管材的生產而言,它的塑化程度以60 %~70 %為宜[8 ,9 ] , 因而要求塑化速率低一些, 外潤滑劑應相對多一點;對于壓延工藝,為了熔融的PVC易于剝離壓延輥, 外潤滑劑亦應多一些;而注塑工藝則要盡可能少用外潤滑劑,盡可能地減少外潤滑對熔接痕強度下降的影響。
實驗室中如何評價內、外潤滑平衡
內、外潤滑劑用量均不足
其特點是塑化扭矩較大, 熔體粘附性較嚴重,有可能提前熱分解。
內、外潤滑劑用量均過量
其特點是析出較嚴重, 制品力學性能下降(如試樣較脆) ,二次加工性能較差,但其他實驗數據均與內、外潤滑平衡時相似。
內潤滑劑較少,外潤滑劑較多
其特點是塑化時間較長,塑化扭矩較大,有可能出現析出現象(外潤滑劑過量) 。
內潤滑劑較多,外潤滑劑較少
其特點:塑化時間較短,有較重的粘附現象,有可能熱穩定性變差。總之外潤滑劑用量不足則有粘附現象,塑化時間短;過量則力學性能下降,有可能有析出現象。內潤滑劑用量不足,則塑化扭矩較大, 塑化時間較長; 過量則塑化時間較短,塑化扭矩較小,熱穩定性有可能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