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塑膠料是由異氰酸酯或擴鏈劑形成的聚氨酯或聚氨酯-脲鏈段(硬段)與聚酯或聚醚(軟段)交替構成的線形多嵌段共聚物,所以又稱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軟段形成橡膠相,決定材料的黏彈性和低溫性能;硬段形成玻璃相,決定材料的硬度和力學性能。由于軟硬段的熱力學不相容,所以在通常情況下,tpu塑膠料會出現微相分離,呈現離的阻尼性能。高阻尼性能的tpu塑膠料有兩類:填充的熱塑性聚氨酯和互穿網絡的熱塑性聚氨酯。
片狀云母和石墨填充的tpu塑膠料,耗散峰移向高溫,而且耗散峰的高溫區變寬。用多種不同特征聲阻抗的傲粒與tpu塑膠料混合制得類似含有黏性衰減通道的吸聲材料。
單一的tpu塑膠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區間較窄,IPN技術可有效地拓寬熱塑性聚氨酯體系的玻璃化溫度區。由于兩組分在形成1PN時,網絡的相互貫穿纏結而導致組分尚混容性增加,相界面及過渡層增大,相間出現的濃度梯度使組分間相互影響增大,使PU/PMMA的IPN體系在-10℃到50℃范圍內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聚氨酯與環氧樹脂(EP)通過同步法制備的IPN具有部分相容的結構,當PU/EP質量比為(70~60) / (30-40)時,動態力學譜上表現出寬的玻璃化轉變區,在較寬的溫度和頻率范圍內有良好的吸聲性能。改性tpu塑膠料預聚體-環氧樹脂的互穿網絡,半溫寬度為421℃,損耗因子可達1.3。聚醚氨基甲酸雙丙烯酸酯與烯類單體或環氧樹脂等在紫外光照射下生成共聚網絡或互穿網絡,此類網絡在100℃范圍內均具有較高的力學損耗。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網絡在0~ 80℃之間有較好的阻尼性能。
在tpu塑膠料IPN體系中,加人無機填料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填料的形態有多種,不同形狀的填料,其表觀密度差異較大。一般認為,比較疏松的帶有微孔結構的填料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阻尼性能。因為疏松的帶有微孔結構的填料與tpu塑膠料互穿網絡復合時,可以增大鏈段運動時體系的內摩擦,使阻尼性能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