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網店:礦硒之家
網店網
址:https://shop118450879.taobao.com/?
spm=a230r.7195193.1997079397.2.zs6Uye
湖北硒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硒肥、硒礦物肥、富硒礦物肥、有機礦物肥、有機富硒礦物肥、硅礦物肥、硅鈣肥、硅鈣礦物肥、硅鈣鎂肥、鉀肥、鉀礦物肥、磷肥、磷礦物肥等肥料
湖北硒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自己的富硒礦山和加工廠,同時結合各種資源和人才,開發出富硒有機肥生產基地,生態旅游山莊,產品有種植用富硒礦粉、富硒有機肥/富硒礦復合礦粉系列、凈水用富硒礦石、鍶礦石系列產品。
富硒礦物肥產品簡介
一、技術敘說
農作物補硒由無機硒到有機硒、由葉面補硒到根際吸收轉化補硒、我公司研發的復合礦物硒含量高,硒粒度小,分散性好,植物根基吸收轉化利用率高,
按照我公司在全國各地試驗的結果顯示,當季可達到現行的富硒標準;產品可直接使用、混合各種肥料使用,以任意比例和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復混肥料混合造粒后使用。
我公司根據不同種類作物對硒的吸收特點,進一步成功研發出了采用5種不同礦物肥(硒礦物肥。硅礦物肥,硅鈣礦物肥,硅鈣鎂礦物肥,鉀礦物肥,磷礦物肥。)分別適用于水果(有葡萄,蘋果、獼猴桃、橙子等)、主糧(目前試驗成功的有水稻、小麥、玉米,燕麥等)、茶葉、蔬菜(圣女果、水果黃瓜)等四類作物。
二、產品介紹
1、水果專用系列
產品礦物硒含量為400-3000微克。
適用范圍:適用于蘋果、獼猴桃、橙子等各種常見水果。
使用方法:追膨果肥時使用至少是采摘前30-60天以上,根際施肥,混合膨果肥開溝施肥或者穴施等,施肥后及時覆土。
使用數量:蘋果、橙子、獼猴桃等在膨果期追肥使用或采摘前30-60天左右單獨使用或者配合追肥使用均可,使用量為25-40kg/畝。
使用效果:畝產量控制在8000斤以內,果實當季達到富硒水平(鮮果硒含量≥150-300ppm,有機硒≥95%。
2、主糧專用系列
適用范圍:水稻、小麥、玉米、花生等。
使用方法:
水稻孕穗期前施用,和追肥混合均勻后撒施;
玉米和大豆播種時施用,和底肥混合均勻后做底肥使用;
小麥拔節期前施用,追拔節肥或返青肥時,與混合均勻后機播或撒施,撒施的一周內不要澆水,以免沖走,導致補硒不均勻。
使用數量:使用量為25-40kg/畝。
使用效果:當季達到富硒標準,
(糧食硒含量≥200-500ppm,有機硒≥95%)。
3、茶葉專用系列
適用范圍:各種茶樹。
使用方法:11月份追施越冬肥時施用,開溝使用,施肥后覆土。
使用數量:使用量為25-40kg/畝。
使用效果:次年采摘茶葉達到富硒水平,
(茶葉硒含量≥150-300ppm,有機硒≥95%)
三、技術路線差異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富硒作物種植方法多為葉面補硒方法,核心技術為葉面噴施
或其他亞稀酸鹽,特點如下:
1、安全系數低。亞稀酸鹽或其他無機硒類產品均是劇毒產品,0.1克可至人致死亡。
2、使用方法復雜,勞動力成本高。葉面噴施方法也能達到富硒,但是多數作物需要噴施至少2-3次以上,而且要在作物生長的特定的階段進行補硒,過期或不到期難以達到補硒效果,因此使用方法較為復雜,勞動力成本也相對較高。
3、不確定性因素高。葉面噴施的補硒方法在噴施后,如遇陰雨天氣,則需要重新進行葉面噴施補硒,
4、作物當中的有機硒含量低。葉面噴施的無機硒要實現補硒,前提是補得硒要水溶,這就注定了只能選擇水溶性的無機硒或硒鹽,而葉面吸收的無機硒要轉化成有機硒,時間要長得多。
我公司生產的硒礦物肥中所含的硒粉末均勻,平均粒徑約2-35um,(200-2000目)粒度較小,理化性質穩定,可以直接在根際吸收和轉化,吸收和轉化率較高,既解決了傳統葉面噴施類含硒肥料成本較高且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又解決了傳統葉面噴施補硒吸收緩慢和有機硒轉化率等的問題。
四、價格及成本利潤分析
以富硒大米種植為例,傳統葉面噴施補硒方法每畝成本約240元左右,人工成本低的飛機噴霧等勞動效率較高的方法也要100元以上。
我公司的補硒方式成本如下:每畝成本約在150-200元,在孕穗期追肥時一次性追肥即可,按成人每人每天撒施10畝地,工資200元計算,平均每畝成本約180元。
表面看來,我公司的補硒方式每畝高出傳統葉面噴施80元以上,但是,,其他富硒作物種植較富硒大米種植更復雜,意味著二者之間的成本差距也就更小;第二,我公司補硒方式所生產的富硒作物硒含量更高,更穩定,有機硒占得比例更高,作物的品質更高,附加價值也就更高。
五、結語
任何生產資料,是一種品,而不是一種消費品,補硒的終目的是增產增收,中國的農業也必定會朝著功能性農業的發向發展,因此,農業種植更要注重投入產出比。
多數人認為,水果畢竟不像科技產品,無法通過技術的革新做到產品大幅同行,我們認為實則不然,對與果實而言,口感和品質僅為一般屬性,雖然群體不同,各有所好,如果將果實賦予功能化,同行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