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炭黑的分散性與產品的粒度、表面化學性以及本身結構都有較大關系。干態下得炭黑分子并不以單獨粒子存在,而是存在著內聚力,以聚集體存在,大量聚集體交結在一起。分散時必須將這些聚集體充分分散,載體必需完全包圍這些原始粒子。一般來說,粗粒徑炭黑比細粒徑碳黑更容易分散,但是黑度較低。粒徑細的炭黑比表面積相對大的多,必需施加更大的分散能量來達到徹底的均勻的分散。黑度與它的分散性有很大關系。要比較黑度,需分散于漆基中制成色漿,再配成色漆,然后制成涂膜試片進行對比。色相對于所應用的水性炭黑來說,也是重要的指標,通常色相由三種原色形成,即紅色、黃色和藍色。燈黑和爐黑具有十分明顯的藍相。調配灰色漆時,多用爐法色素炭黑。的光澤度取決于用炭黑自身的性能,聚集體分散的質量,聚集體的粒徑。如經過高速分散,均勻的分散在中,達到原始粒徑的細度,粒徑越細,光澤度越高。反之,如用炭黑原始粒徑較大,或沒能經過充分分散,側光澤度降低。
用炭黑越黑,其酸性值也較高,PH值約在2.5 ~ 4.5之間,吸附能力越強,普通的用炭黑PH值幾乎是中性的,因此其吸附能力不明顯。由于吸附能力對于涂料的干燥性有特殊影響,常因吸附色漆中的催干劑而使涂膜干率減退。PH值為4以下時,酸性越大,對催干劑的吸附能力也越大,則對抗干性能影響也就越明顯。色素炭黑的抗干作用,不是在制漆后立即表現出來,而是在完全或部分地對催干劑吸附后(貯存期內),經過一段時間才反應出來。因此,在設計色漆配方時,要考慮適當增加催干劑用量。
凹版專用色素炭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