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任何國家或者個人都離不開原油。原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由其裂解的成品油為交通工具提供動能,瀝青則是基礎建設的基本原材料。原油有很長的上下游產業鏈,其下游產品的用途非常廣泛,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對原油的依賴度如此之高,原油的供應與價格就成了各經濟體關切的問題。幾年前,當時國際原油價格還維持在80-110美元/桶的高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加之*大的原油產地中東地區長年格局動蕩,各國開始尋找解決高油價的辦法。為了獲得供應穩定且價格低廉的原油,美國通過頁巖技術,原油自給率大幅上升,未來幾年有望取代沙特,成為*大的原油供應國。中國受制于自身“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轉而大力發展煤化工來部分替代油化工,一定程度上緩解高油價的問題。
中國和美國解決高油價的辦法對原油下游產業鏈產生的巨大影響傳導到塑料。乙烯作為塑料的原料,主要由石油裂解而來,兩者價格走勢的正相關度非常高。此外,煤化工的主要產品就是煤制烯烴,即用煤炭來生產乙烯。因此,美國頁巖油技術的興起造成了原油供應的增加,原油價格的暴跌直接導致塑料成本的塌陷;中國煤制烯烴技術的興起也使塑料原料的供應量增加。可以說在頁巖油和煤制烯烴的雙重沖擊之下,近一年半左右塑料原料價格從曾經普遍的萬元以上水平一落千丈,跌幅近半。
今年年初油價跌破30美元/桶后開始筑底反彈,目前已回到40美元/桶附近,漲幅高達40%,主要得益于主要產油國形成了在當前油價稍有回升的情況下也不會貿然增產的共識。還記得去年年初當油價跌至50美元/桶時,分析人士就預言美國頁巖油行業末日已到。當時數據顯示美國頁巖油氣企業平均開采成本在65-75美元/桶,一旦油價到40美元以下時,不到10%的頁巖油企還能盈利;若油價維持在60美元以下兩個季度,三分之二的企業將經營困難,不得不減產。
據2015年10月份數據,美國頁巖油商當月還維持著逾55萬桶的日均產量。而在過去六個月中,美國原油產量仍維持上漲趨勢,僅在今年1-2月有小幅下滑。-新-盈虧-平衡模型顯示,即使油價跌至30美元以下,美國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頁巖油生產也能保持盈利,但更多的油企需要油價達到每桶40-60美元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再看煤制烯烴行業,當原油價格在80美元/桶之上時,煤化工是有成本優勢的,在利益的驅使下,大量的煤化工裝置上馬。當原油價格跌破80美元/桶,煤化工的成本優勢不再,特別是原油跌破60美元/桶時,煤化工裝置成本開始高于油化工的成本,導致煤化工裝置開工負荷大幅下降,沒有投產的裝置推遲投產,計劃上馬的裝置暫時擱置。乙烯一體化裝置投入的資金動輒上百億元,時間周期需要數年,資金對于投產油制乙烯裝置非常謹慎。
綜上所述,在當前原油價格處于40美元/桶下方低位運行時,油化工依舊被低油價周期拖累,煤化工也被低油價遏制,化工行業中供應相對緊缺的塑料,短期內很難出現供應的大幅增加。當油價回升至40-60美元/桶時,頁巖油行業利潤開始顯現,原油供需預計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塑料的供需面仍將維持緊平衡,塑料原料價格開始走出近兩年的陰霾。若油價在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緩慢攀升重回高區間(60-80美元/桶或更高),原油產量預計重新進入一個明顯的增產周期,各主要經濟體將進入全面復蘇的時期,塑料行業的供應不斷增加,需求得到不斷改善,塑料原料價格才有望重回五六年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