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各地連續下暴雨,時有洪澇發生。國內橡膠產區主要集中在海南和云南。前兩年尤其是去年,海南臺風較為頻繁,造成部分膠樹被刮倒,對海南膠樹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云南產量占比略微高出海南。近海南、云南均有降雨,但沒有出現洪澇災情。
膠樹生長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是適宜的溫度,一般適合的溫度在18℃到40℃之間;其次是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適合膠樹生長,且充沛的雨量還使得膠樹出膠量增加。但降水量過多反而會引發膠原病,影響產膠。如發生洪澇,橡膠樹根部長時間浸泡水中,還會導致橡膠樹因爛根而死亡。
目前橡膠產區的雨水并未嚴重到洪澇的程度,主要是耽誤了膠農的割膠進度。因此,目前來看,暴雨洪澇對國內天膠產量的影響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隨著全國性暴雨季到來,天膠市場運輸問題逐漸暴露。由于國內天膠產區基本集中在云南和海南,就近加工也基本集中在兩省,而銷區卻集中在山東、青島、上海一帶,因此持續下暴雨必然會對橡膠運輸產生困擾。即使能夠滿足輪胎加工廠的拿貨需求,但也可能造成現貨市場臨時性供應緊張局面,從而短期對天膠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
洪澇對天膠的終端影響在于下游消費的變化預期,主要體現在災后重建上。其中,直接跟天膠相關的是基建領域,基建規模增大將加大天膠下游市場重型卡車的使用量,從而增加全鋼胎的消耗量,一定程度上支撐天膠價格。但基建板塊在整個橡膠消費中占比較小,對天膠下游消費的拉動也將受限。對于國內7月上旬的大范圍降雨,天膠市場有所反映,7月11日開始的滬膠企穩反彈,部分原因來自于災后重建概念的炒作。
下半年拉尼娜天氣將使得東南亞雨水增多,者需密切關注國內外橡膠主產區可能的災情。尤其泰國產區特殊的盆地地形,更容易成為天膠價格的“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