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塑膠地板,競價的時代讓彈性地材何去何從
進入互聯網時代,工程信息透明化、材料價格透明化,建材行業面臨一次次洗牌,中小裝飾公司難以為繼,遇到項目前怕狼后怕虎。尤其是2017年,越發的感覺專業分包商進入一個蠶食的階段,競爭白熱化,彈性地材也難以幸免。
塑膠地板
阿姆斯壯、潔福等國際品牌商,在面對國家大型項目,擁有十足的運作經驗和信心,政府關系也比較到位,項目的競爭實質上是品牌的競爭,公關的競爭。那么,拋開大型項目,眾多的像幼兒園、中小學等中小項目,經過裝飾公司,然后到塑膠地板分包商,層層剝皮。真正負責的,拿出一分價錢的貨品的經銷商能有幾個。大魚吃小魚,不靠關系就靠價格。眾多三四線品牌,甚至有些不的品牌塑膠地板,進入染缸,不管耐磨層的厚度、不管施工的品質,一律價格沖擊,讓整個彈性地材市場處于一個惡性循環中,甚至讓一些中小業主望而卻步,提起塑膠地板,感覺不環保、耐用性差,實則因為價格的競爭,直接導致了材料標準的降低。而八成的裝飾公司,看利潤不看未來,誰家便宜用誰家,看上去樣子差不多,讓甲方驗收就ok了。
塑膠地板
那么,像塑膠地板經銷商應該何去何從,如何應對市場的變化。首先,在價格上,我們不能拼,但不得不比,和裝飾公司講清責任,地面問題、質量問題、質保年限;避免一切責任歸于自己,讓裝飾公司承擔一些壓力,使其公關業主使用更好一些的產品。然后,我們時常的觀察市場,調查行情,推薦一些經得住時間緊檢驗的新品,避免爛大街的品類,從材料的優越性和施工的工藝上下手,讓裝飾公司和微小業主清楚其利害。我們作為彈性地材經銷商,也應嚴格自律,避免進入競價的漩渦,盡量不拼價格拼信譽,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