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工信部新修訂的《玻璃纖維行業準入條件》《玻璃纖維行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頒布后,玻璃纖維行業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同時《準入條件》對能源消耗、環境保護、產品質量等方面問題進行嚴格管理,對我國玻璃纖維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對于產品質量及產業升級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
然而正是因為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技術低端、結構不平衡、環境污染等問題,才提出更嚴格的準入條件,對玻璃纖維行業進行一番整改,并朝著國際的目標前行。
據了解,《準入條件》要求很高,并且專門新增了產品質量方面的準入要求。規定玻璃纖維產品應符合GB/T 18371-2008或GB/T 18369-2008所規定的質量要求。玻璃球產品應符合行業強制性標準的規定,玻璃纖維制品質量必須達到國家或行業相關產品標準要求。然而按照當前我國玻璃纖維產業發展的現狀,大約只有少部分企業能夠完全滿足準入條件的要求,但經過條件約束后,企業再不進行產業調整、規模、質量的方面的提升,將面臨淘汰的危機。
玻璃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非金屬材料,是以玻璃球或廢舊玻璃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等工藝制造而成的,其單絲的直徑為幾微米到二十幾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0~1/5,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玻璃纖維的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機械強度高,但耐磨性較差,通常被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其制品廣泛應用于交通、建筑、電氣、化工等領域,用來生產汽車配件、絕緣材料、開關盒、電器面板等。
2012年全玻璃纖維用量估計為416萬噸, 在亞洲,建筑和建設是大的玻璃纖維應用市場(占33.6%),其次是電氣和電子。在美洲和歐洲,交通運輸保持為大應用市場,約占玻璃纖維用量的30%。
我國雖然在準入條件整改后,已使玻璃纖維行業不斷凈化和提升優化,但相對于國際的玻璃纖維領域來說,仍缺乏一些自主創新技術與質量的完善。東莞德輝塑膠稱,雖然目前我國的很多玻璃纖維產品的質量和工藝水平比國外同行的還要好,但從長遠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玻璃纖維產業必須朝著國際化、化發展,加強技術的投入,提高“硬性”品質,趕上節能環保產品行列,擴大應用領域,加強對國際玻璃纖維行業的影響。
東莞市德輝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是玻璃纖維專業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德輝負責人表示,除了工信部的嚴格管理,企業自身也要提高自覺性。玻璃纖維行業應“熊抱一團”,加強各企業的技術交流與研發探討,并重點提升產品的質量,形成共贏互利模式,才能對我國整個行業實現飛躍性的發展。